中央区观光协会官方博客

中央区观光协会特派员博客

通过中央区观光协会实施的“中央区观光检定”,介绍了注册特派员的观光志愿者成员在中央区的“时令”信息。

执笔者一览

>>关于这个博客

最近的博客文章

下水道基础设施参观之旅

[梅尼伊书斯] 2018年12月18日18:00

前几天中央区观光协会发出了招募“下水道基础设施参观旅行”的通知,因为当选了,所以12月14日和妻子参加了。当天在立川站集合。21名参加者和都下水道局的宣传负责人也一起乘坐巴士移动。去位于国立市的北多摩二号水再生中心,乘坐电梯在铺设了11米左右的下行联络管的隧道(约1km)上走,参观了浅川水再生中心。附上中心收到的小册子和当天隧道的照片。据说使用地铁工程和隧道挖掘时使用的机器进行施工,直径为3.5米。

IMG_1097.JPG

  

IMG_1098.JPG IMG_1099.JPG

 

IMG_1101.JPG IMG_1052.JPG

我是负责说明的中心长。 

IMG_1057.JPG IMG_1060.JPG

 

隧道经过多摩川下面。隧道左右的管道连接着两个水再生中心,相互发送污水等(一方受到损坏时的备份)。在浅川水再生中心接受了下水道处理的说明,看了实际的处理设备。设施内也感觉不到恶臭,确认污水会变成清澈状态的水。真的变漂亮了。在这种状态下被放流到河里。

这是污水井盖的照片。虽然实物没有上色,但是粉色的樱花、黄色的银杏叶,其周围是黑色的百合海鸥连接在一起的状态。(皆是都城的象征?)

IMG_1061.JPG

 

虽然到现在为止都没有注意到,但是小心地走着的话,到处都能看到这个井盖。

之后乘坐巴士移动,参观了现在正在施工的巨大蓄水池的工程。“第二田柄川干线之二工程”。步行18米,参观下行工程中的巨大隧道。据说大雨的时候在这里积雨防止房屋浸水,4万立方米(25米游泳池几杯?)的蓄水容量。这个也请看照片。混凝土制的细分和钢铁制的细分是分开使用的,据说曲线等的地方使用钢铁制之后用混凝土完成。这条隧道的尽头正在进行挖掘工作。铁轨用于搬运挖掘的土砂的手推车。

 

IMG_1068.JPG

 

IMG_1069.JPG IMG_1072.JPG

 

水再生中心和田柄川干线工程都是大土木工程。但是像这样参观不太熟悉的污水处理和洪水对策设施的话,会学到很多东西。参加者的哪位,是“成人的社会科参观”。如果大家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参加一次。另外,下一次是1月12日,报名人数是4倍。听说这次是两倍。

 

 

Discover Chuo City : 居住在天主教筑地教堂用地的亿万富翁

[Hanes] 2018年12月11日14:00


你好!我是新人特派员Hanes。
如果说“天主教筑地教堂的用地上住着亿万富翁的人物”,大家相信吗?
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放手不敢相信

DSC_3162.JPG

因为那个人物不是信徒,而是关东大地震前的故事。
教会里没有留下关于那个人物的资料,“果然没有那样的事实吗?...”这样想着的时候
在茨城县的某个资料馆,偶然知道了那是事实。
这次通过像这样谎言一样的真实故事
下面为大家介绍迄今为止几乎不为人所知的筑地历史的一个场景

时间是战后。日本有3位被称为“战后三富翁”的亿万富翁。
原力士、酒店新大谷创始人大谷米太郎
大阪造船厂社长南俊二
这次的主人公是煤矿经营者菊池宽实

旁边的港区有“菊池宽实纪念智美术馆”,所以
也许有人听说过他的名字

IMG_0734.JPG

出身于枥木县马头町的他,依靠在煤矿成功的叔父山崎藤太郎来到东京,
面向入船町运河的山崎商店,成为了在隅田川卸货煤炭的见习者。
当时有室内浴室的房子很少,所以一町内有一个钱汤,
他好像也去澡堂冲洗煤和炭的污垢

入船汤.jpg
(或许是入船温泉吧!)

这样的他不久也结婚了,开始住在美国大使馆和大仓饭店附近的赤坂灵南坂
然后在那之后,搬到筑地明石町。

“1921年,一家从灵南坂的家搬到了筑地明石町。这所房子是与以前居留地正中间的天主教教会相邻的教会附属建筑,是罗马教皇所有的家。这是1877年以前的建筑,古时候是砖瓦建筑的气派洋房,二楼是住宅,楼下是辰口煤矿的事务所。与其说是适合新兴成金的住所,不如说是身份不相称的堂堂正正的。”
立石任夫《菊池宽实传》(大心塾,1979年),p. 180.※非卖品

纪念馆.jpg
(菊池宽实纪念在高萩煤矿资料馆(茨城县高萩市)拍摄。)

“在经济不景气后经济不景气的浪潮蜂拥而至的大正十年(一九二一),宽实搬家了。新婚生活第五年了。从赤坂灵南坂迁移到筑地明石町。新居不是新建的,而是天主教教会附属的洋房,是罗马王法厅所有的房子。因为是建造四十五年,所以很古老,但是是红砖建筑的洋房,当时还很少见。为什么这个房子能买到呢?据女儿智说,随着罗马王法厅的大主教座转移到灵南坂,宽实似乎接受了。两个西洋馆中,一家是公司使用的,另一家是住的。这个明石町靠近隅田川的河口,沿河眺望也不错。直到几十年前,在河里望去的日式酒家等,都很有意思。原本,正因为是明治初年的所谓筑地居留地之后,大正时代,居留地的遗迹作为新东京风景也广为人知。”
早乙女贡《如怒涛:菊池宽实的不屈不挠的一生》(2008年,原书房),p. 119.

煤矿.jpg
(菊池宽实纪念在高萩煤矿资料馆(茨城县高萩市)拍摄。)

宽实在关东大地震中房子消失后,以此为契机搬家了
当时教堂的情况记录如下

“无论是罗马法皇厅的力量,还是极尽奢华的西洋建筑,在这次地震之前,都没有抗衡的方法。地震引起了火灾,火刮风,烈风煽动了火灾,烧尽了东京。(...)在余震的第三天,很早就在入船町的废墟上打了桩子,围上了绳子,竖起了玫瑰。(...)宽其实在巴拉克很早就开始了工作,接着又在明石町的旧居遗址上建了巴拉克。因为这里占地很大,所以可以利用空地作为贮炭场。教会在庄严的气氛中盘踞的时候很难说出口,这可以说是震灾带来的幸运吗。谁能想象到有教会的地基是煤炭放置场吗。这个明石町被隅田川和挖割包围着,所以方便水运是最适合搬运煤炭的。”(早乙女,pp.124-126)

煤炭.jpg
(菊池宽实纪念在高萩煤矿资料馆(茨城县高萩市)拍摄。)

也许无法相信,前几天同期特派员凑子也介绍过的教会用地内的建筑是
曾经作为煤矿事务所使用,也曾成为过煤炭放置场。
而且,这也是后来成为亿万富翁的菊池宽实年轻时的地方。

事务所.jpg
(高萩煤矿事务所的遗址)

用黑色钻石支撑着日本发展的男人在筑地的一段时间里,
在现有的文献中几乎没有留下,正在被遗忘。
但是,作为外国人居留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筑地明石町,这也是教会的用地。
这样的人住在这里是非常意外的,不是很有意思吗?

像这样,在中央区内还沉睡着有趣的人物传。
今后也像挖煤炭一样,我想“开采”人物传。

 

 

笠间稻荷神社

[wienerhorn] 2018年12月5日14:00

笠间稻荷IMG_6883.jpg

照片:笠间稻荷神社(茨城县笠间市)

“日本桥七福神”位于东京地铁的水天宫前站、人形町站、小传马町站、都营地铁的浜町站附近,只要努力1小时就可以巡游七福神。其中有“笠间稻荷神社东京别社”。学习了中央区观光检定的人应该知道吧。这个名字有10个字,让人印象深刻。江户末期的1859年,作为笠间稻荷神社(茨城县笠间市)的分社在现在的位置建造了。
前几天,偶然在茨城县内开车兜风的时候,汽车导航上显示了“笠间稻荷神社”,这就是那个!于是急忙顺路来了。创建于651年,是日本三大稻荷之一的神社。在庄严的气氛中,大社,仲见世等,是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空间。马上就要迎来新年初次参拜了,会有很多参拜者到访吧。

 

 

【郊游系列第9弹】渔民结缘之岛

[Hanes] 2018年11月28日18:00


你好!我是新人特派员Hanes。
前几天利用大阪出差时的午休时间,跑脚去了与中央区有关的地方。
那就是位于大阪市西淀川区的!



很多读者都听到了佃,不是很吃惊吗?
是的。大阪的佃与中央区的佃岛有关

中央区的佃岛是从摄津国西成郡佃村(现在的大阪市西淀川区)进入江户的渔民填埋的,于1644年(1644年)建成的。
那么,为什么是由远离摄津国的渔民们建造的呢?
那个契机,有了一点缘分。

1586年(1586年),德川家康参拜了大阪住吉大社和摄津多田神社。
当时担任神崎川渡船的是这次主人公佃的渔民。

kanzaki river.jpg
(面向左边是佃)

1612年(1612年),他们被将军家命令做献鱼,包括田蓑神社宫司的弟弟和佃村的村长森孙右卫门在内,佃大和田的33名渔民进入江户。
日本任何一个海都可以捕鱼,被赋予了免税对象的渔业权特权。
当初他们居住在日本桥小网町,在江户湾经营渔业,
后来填埋了幕府赐予的铁炮洲之地并建造。
根据故乡命名为“佃岛”,移居

后来,将向幕府献上的剩下的鱼摆在板船上,卖给一般人。
那是前几天介绍的日本桥鱼河岸的起源。

日本桥鱼河岸的发祥地.jpg

在祭祀住吉大神的大阪・佃的产土神田蓑神社里,有

IMG_2823.JPG

有一座关于为中央区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渔民的碑

与佃渔民有渊源的地方.jpg

院内还有家康死后供奉的东照宫,可以看出佃和将军家的特别缘分。

IMG_2842.JPG

而且,可以说是渔民代表的森孙右卫门的坟墓在离神社很近的正行寺
寺庙方面说,也有子孙的意向,由于保存的关系,现在一般不公开。

正行寺.jpg

但是,在中央区的筑地本愿寺,可以看到“森孙右卫门供养塔”
它建于1861年,是他的200周年忌日。

DSC_3094.JPG

右侧刻有佃岛的渔夫和德川家的关系,左侧刻有佃岛的构成等。

森孙右卫门供养塔.jpg
(右:右面,左:左面)

最后,中央区观光检定考生将介绍想检查的有关佃的文化财产“白鱼献上箱”
这是佃岛的渔夫向将军献上白鱼时使用的东西。
朱红色的内箱(盖子部分用金泥写着“御膳白鱼箱佃嶌”)
据说是放入涂黑漆的夹箱(用朱漆写着“御膳御用御本丸”)中,通过鲣鱼棒运来的

每年11月~3月,御用捕鱼是在定置网的一种建网捕鱼法中进行的。
这种情况在《江户名胜图会》中也能看到。
这样聚焦渔民的话,自然而然地就会浮现出他们的生活吗?

从摄津国·佃有着不可思议的缘分移居江户的渔民们。
这些人结下的缘分,不仅和将军家有缘,还有江户和摄津的缘分。
现在中央区立佃岛小学和大阪市立佃小学的学生也进行了交流等
渔民结缘之岛至今仍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参考资料】
大阪あそ步(Osaka Asbo)“千船站(阪神本线)漫步与佃渔民有渊源的地方”

【旅游鉴定的文物对策中有用的网站】
中央区“中央区文化财产”http://www.city.chuo.lg.jp/smph/kusei/syokai/tyuobunkazai/
(更详细的书籍版可在区内的图书馆借到)

【题外话】
在江户时代,与市内仅隔海的佃岛,对市内的人来说是很有魅力的地方。
在藤见物、住吉神社祭礼、赶海等地成为了观光名胜
那个样子在《江户名产鹿子》和《绘本江户特产》中有描写。

 

 

【郊游系列第8弹】追寻涩泽荣一的足迹...

[Hanes] 2018年11月22日18:00


你好!我是新人特派员Hanes。
在上次的郊游系列中,以深谷市的砖为焦点,就与中央区的关系性进行了报道,
当时成为关键人物的是被称为近代日本经济之父的涩泽荣一
这次我想一边挑选他一生的一部分,一边介绍和中央区的关系。
 
■涩泽荣一的一生:从豪农之子到子爵
涩泽荣一出生于1840年现在的深谷市血洗岛。
建在他的布料上的“中之家”是1895年由荣一的妹妹夫妇建造的,
一般开放,可以参观。

IMG_2087.JPG

从7岁开始,他从表兄弟尾高淳忠那里学习了以论语为首的学问,受到了尊王攘夷思想的影响。
17岁的时候,和表兄弟一起企图夺取高崎城以及烧毁横滨外国人馆,但是中止了。

IMG_2121.JPG
(据说是在这张照片上的尾高淳忠出生家的2楼制定了那个计划。)

24岁时,对德川幕藩体制抱有疑问,参加了尊王攘夷运动。
侍奉御三卿(仅次于将军家、御三家的高位门第)之一的一桥家幕府,
1867年随随第15代将军德川庆喜的名代德川昭武前往巴黎世博会
亲眼目睹了颠覆尊王攘夷思想的欧洲先进思想、文化和社会。
回国后在大隈重信的说服下侍奉明治新政府的大藏省

IMG_2138.JPG
(在涩泽荣一纪念馆拍摄的纪念馆及涩泽荣一的像)

与大久保利通等人在财政运营方面意见不一致而辞职后,君临实业界的最高领导者
在那之后去世之前,他参与了600多个福利事业,为国际亲善做出了贡献。

■与中央区的关系
他也致力于多家企业和大学的设立,作为区内的代表性贡献,
第一国立银行的总监和圣路加国际医院的第一任理事。

然后,在东京都内有几个他的邸宅,竟然在日本桥兜町也有,

IMG_2446.JPG

旧址现在是日证馆(面向东京证券交易所旁边的日本桥川)。
古典风格的三层构造和拱窗都很漂亮的这座建筑。
在日本政策银行的不动产评价中获得了黄金评价。
这是一座将外观厚重的证券公司排列在一起的当时面貌流传至今的建筑。

IMG_2459.JPG

这样看来,中央区内意外地也有与涩泽荣一有渊源的地方呢
虽然不一定都是看得见的东西,但是
像这样以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物为主题在街上走也很有趣。

※关于本报道中包含的深谷市文化财产的照片,得到了深谷市文化振兴课的负责人的刊登许可。

 

 

【郊游系列第7弹】砖瓦讲述的故事

[Hanes] 2018年11月19日12:00


你好!我是新人特派员Hanes。
上个月,前辈特派员小野在《稍微和新约克时代——钱汤一起享受的街道——》中介绍了10月10日钱汤之日

10月10日...1882年(1882年),发生了留在日本历史上的事情。
那就是日本银行的业务开始了!
在日本桥箱崎町,有一块表示“日本银行创业之地”的碑,上面刻着以下内容。

1882年10月10日日本银行在此地开业
1896年4月迁往日本桥本石町的所在地
为纪念创业一百周年而建造这座碑
1982年10月
日本银行总裁前川春雄

1540719759576.jpg

当时的日本银行,被记录为是一座气派的砖瓦建筑。
虽然知道那件事,但不知什么时候“那个砖瓦是从哪里来的呢?...?”开始产生疑问,
不久前我去了能解决那个的地方。
那就是这个车站所在的地方!

IMG_2281.JPG

乍一看好像是东京站的丸之内一侧,其实这里是位于埼玉县深谷市的深谷站
说起深谷市,可能给人一种深谷葱和可爱吉祥物的印象,
以前作为砖的制造地也很有名。
据说创业当时的日本银行也是由深谷市的日本砖制造株式会社制造的砖制成的

追溯到1886年,明治政府以对抗欧美列强为目的
在建立以日比谷周边为现代建筑的政府机关街的“官公集中计划”之后,
为了建造西洋风的砖造建筑,需要大量的砖瓦。
当时,由于以下两个理由,涩泽荣一将老家附近的上敷免村推荐给了工厂建设地。
①采摘最适合制作砖的优质粘土。
(以前是瓦片生产繁盛的地方。)
②因为有船运。
(通过小山川→利根川→江户川→隅田川这条路线可以运到东京。)

因此,我访问了一般公开的日本银行的砖瓦制造地旧砖瓦制造设施
在里面可见的旧事务所(砖史料馆),当时有很多窑的透视画、砖瓦、
面向中央停车场(现在的东京站)的砖的账单(1907年8月21日/从这里交付结构用砖瓦8332000个)等
让我看了一份有趣的资料,然后去的就是

IMG_2202.JPG

被指定为国重要文化遗产的霍夫曼轮炉6号炉!
这个霍夫曼轮炉,在全国包括这里在内只剩下4座,是非常珍贵的文化财产。

IMG_2219.JPG

在导游的带领下,戴着安全帽去炉子里

IMG_2237.JPG

正如看了这张照片就知道的那样,墙壁是非常厚的。
据说理由是为了在烧砖的时候不让热量逃走
因为厚度有3米,所以很吃惊!

IMG_2238.JPG

内部是这样的,有18个分段。
据说一个分段有36个洞,通过那个洞从2楼扔了煤炭。

IMG_2225.JPG

据说烤好砖需要两周时间,烤程度是从2楼放入铁丝确认的
在这里,除了日本银行之外,还制造了东京站丸之内书店、旧东宫御所(现迎宾馆赤坂离宫)所使用的砖瓦。
看着物理支撑近代化的日本的背后的重要人物,总觉得感慨很深啊

只是砖瓦,可是砖瓦。
作为建筑材料之一的砖瓦,也讲述了如此有趣的故事。
关于通过砖瓦看到的中央区和深谷市的关系性,
郊游系列第8弹中也提到了。

■旧事务所(砖史料馆)・霍夫曼轮炉6号炉
地址:埼玉县深谷市上敷免28-10
开馆时间:9:00-16:00(最终入馆时间15:30)
开馆日:周六、周日(年末年初除外)
入场费:免费
网站:深谷市主页“旧砖制造设施”涩泽荣一数字博物馆“旧砖制造设施”

※关于文化财产内外的照片,得到了深谷市文化振兴课的负责人的刊登许可。

 

 
<<上一页 12345678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