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者一览
>>关于这个博客
最近的博客文章
|
[Zymini☆板球]
2019年2月19日09:00
我是位于银座2丁目、第27中央大厦地下1层的“银座本阵房”先生
这家博客已经介绍过的店
地点正好在中央区政府和昭和大道中间。
荞麦面很好吃,菜单也很宽敞,店内很安静很悠闲,所以经常在午餐时使用
今天推荐的每日更换盖饭和石臼荞麦
今天的每日更换盖饭是“海鲜五色盖饭”
我点了荞麦面的热乎乎的。
五色盖饭是金枪鱼、葱泥、鰤鱼、三文鱼、小沙丁鱼,切块很大,很新鲜
海鲜盖饭和美味的荞麦面组合是最棒的
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午餐时间是11点30分到14点30分,晚餐时间是17点30分到22点。
周六、周日、节假日休息。
有午餐轮换
[萨姆]
2019年2月18日15:00
2月15日~22日的8天里,芳珂银座广场(银座5)一般开放10F沙龙空间“皇家房间”,正在举办“早春女神之庭”。
现在每年举行8次的“季节花园活动”中,冬天的花园活动之一。
这次的主题是“从冰雪女王到春天的妖精”。
从冰雪女王的世界,铁筷子和发芽的球根、三色堇、中提琴盛开的春天的妖精的世界被可爱地演出,邀请。
15日,除了将举办13:30~215:00~两次小提琴手TSUMUZI的音乐活动之外,期间还将举办使用育种中提琴的“园艺迷你课程”和个人育种家个性丰富的三色堇中提琴的展示和销售。
第一天是在小雪飞舞中开场的。
[灭紫]
2019年2月18日14:00
作为西洋绘画专业画廊于1969年开业的Gallery因此迎来了创业50周年,从创业初期开始介绍的保罗・艾兹比利的展览会从2月14日开始了。在为永先生的致辞中,他写着“50周年企划的最初采到的除了爱兹比利以外没有其他的考虑”,是一位和画廊有着很深缘分的作家。
说到爱兹比利,孩子、飞机、自行车、鱼、鸟,当然花和圣特罗佩、威尼斯等,色彩温暖的轻快作品很多,我个人总是一边看作品一边感受装饰在住所里的爱兹比利好。(能买到的话会更加高兴)。只要排队看40分,就能让人感到幸福。
创业者为永清司先生开画廊的1969年,西洋美术馆成立还有10多年,是日本人对西洋绘画的知识还没有达到的时代。介绍了当时在日本还没有有名的回声帕里的画家们、莫迪利亚尼、范东根、接吻林、夏加尔等也是这个画廊。请一定要看“从创业期开始一起走过的画家和画商的半个世纪轨迹”。
为了画廊银座7-5-4
TEL 03-3573-5368
10点—19点(日祝是11点—17点)
[Hanes]
2019年2月14日14:00
你好!我是新人特派员Hanes。 我想继续上一次,把焦点放在西德莫尔看到的中央区!
■江户的面貌(p.75) 在这个地方,关于残留着江户风貌的东京风景 写着当时外国人眼中毫无忌惮的老实感想。
“第一次看到的东京风景和横滨的第一个风景一样,让游客失望。银座,这个商业区的主要街道从[新桥]铁路站对面的桥开始,一直延伸到东海道的北端·日本桥。日本桥是全国距离测量的交通原点。在道路的大分部,排列着以外国为范本的月亮建筑、缘石、绿荫,铁路马车(马车铁)在那条路上响起了嗡嗡嗡嗡嗡嗡嗡嗡嗡嗡嗡声,轻乘合马车在那条路上行驶,使街道的风景相当不协调。这不是游客梦想中的大江户,更不用说也不是东洋的大城市。灰泥壁、木造圆柱、锯齿店的装饰窗、华丽的仿制品山,这些样子让游客完全吃了。”
初读的时候,他说:“即使没那么说...”虽然感觉很悲伤,但是 在看惯了外国风景的人看来,这样严厉的感想比较妥当吧。 而且,当我们在海外吃拉面和寿司的时候, “面条长了,很遗憾...”“醋饭的部分很脆很难吃...” 在日式和日式建筑和庭园里发现了中国元素, “咦,总觉得和印象不一样...”的这种感觉,才是体验过西德摩尔吧 在这之后,西德莫尔说了一句话。
“但是,有很多大城市特有的秘密场所,发现了与时代变化无缘的意想不到的挖掘物,获得了足以补偿当初失望感的纯日本宝物。”
(1932年竣工的高级设计师公寓“奥野大厦”)
也就是说,在以海外(特别是欧洲各国)为范本的变化中,也有很多不变的纯日本场所。 即使在现代的我们看来,离胡同和大道稍远的日本特有的历史建筑,也是 我觉得这是一个被称为“秘宝(隐藏gem)”的有魅力的地方。 另外,其中可能还有“如果不迷茫的话就看不到”的美丽风景。 有这样意想不到的挖掘物,也可以说是走在街上的乐趣。
(1929年竣工的都选定历史建筑“宫川食鸟鸡蛋”)
这次介绍的西德莫尔的评论是现代访日游客对日本的要求 而且,我觉得这和去海外旅行的日本人所追求的东西也有关系。
游览旅游指南上刊登的王道景点也不错,但 传统文化体验旅行和“像生活一样旅行”类型的旅行也很受欢迎。 另外,比起在像“The特产店”这样的店里买漂亮包装的特产,更喜欢 从以前开始也有人说想买当地人之间公认的东西。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考虑访日游客在追求什么的基础上西德莫尔的评论也许可以作为参考
《西德莫尔日本游记》还介绍了当时军队和筑地外国人居留地的情况 留下了只有外国人才有的视角的记录。 中央区立图书馆没有藏书很遗憾,但是值得一读的书籍 下次,我们将选取西德莫尔看到的新富座!
【参考文献】 丽萨R. 西德莫尔(著)/外崎克久(译)《西德莫尔日本纪行》(讲谈社,2002年).
【隅田的烟花】
2019年2月14日09:00
这是京桥物语的第4次。从上次开始继续。
到上次为止→ 京桥物语【1】【2】【3】
这是一本反映了大正时代变化很大的南传马町街道的明信片(大正10年(1921年)。明信片上写着“京桥大道”。现在取名为“中央路”,以前的明信片上每个地方都印有“银座大街”、“京桥大道”、“日本桥大道”。各个街道的名字都附有照片寄到了全国各地,东京的发展在视觉上广为人知。
但是,东京被大正12年(1923年)9月1日发生的事情袭击了。
这天的学校是开学典礼,因为是星期六,所以孩子们想回家的路上吃午饭。受灾的原因与其说是11点58分地震的摇晃导致建筑物倒塌,不如说是之后各地发生的火灾。南传马町也不例外,街道被烧毁了。
从京桥川稍微上游的染坊桥附近看。京桥川护岸前面的萝卜河岸被烧毁了。但是,南传马町的大大楼看起来没有倒塌。
我走近京桥确认一下。下面的明信片是从银座一侧越过京桥川,看了桥和南传马町的。京桥避免崩塌,中央高个子的第一相互馆,左边的大同生命,三十四银行,右边的丰国银行的大楼们没有倒塌。那个凹凸不平的“3个圆顶屋顶”还剩下了。
在这次关东大地震中,很多有名的建筑物都倒塌了。最高的浅草凌云阁(浅草十二楼)也受灾了,南传马町的第一相互馆就变成了这附近最高的建筑物。第一相互馆之后,将从最高的地方眺望复兴的东京。
从第一相互馆,确认一下震灾的受灾情况。首先是银座的另一边,日本桥方向。正下方的街道是现在的京桥2丁目,当时的南传马町2、3丁目。
虽然变成了瓦砾山,但是震灾3个月前竣工的千代田馆并没有倒塌。制作这张明信片的是千代田生命保险。把明信片寄到各地,传达了总公司的建筑物没有倒塌的消息。那好像是为了让契约者安心。当时是还没有收音机的时代。在各地信息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明信片作为视觉传达震灾信息的媒体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另一方面,第一相互馆。这张明信片也是第一生命保险制作的明信片。这是从千代田馆附近拍摄的9月28日的京桥大道。
道路旁建有小屋和帐篷之类的东西,街道上聚集了很多人。虽然也可以看到混沌的样子,但是也传达了面向复兴的人们的力量。
从第一互馆确认一下银座方向。右下角的京桥旁边虽然堆着瓦砾,但是里面的萝卜河岸的建筑物已经开始建造了临时房屋。
在桥上可以看到荷马车、拖车之类的东西,正在修复中。沿街右侧建的大大楼是跨越震灾的大仓组本馆。在街道的左侧,可以看到后来开店的松屋的钢骨。
银座大街是从明治时代的砖街发展起来的高级街道。但是在这里宣告了那个时代的结束,开始了新的街道。
我确认一下其他大楼的情况。在里面可以看到东京站的方向。可以看到家家户户都建了起来,正在复兴的样子。
左边的大楼是片仓馆,右边是真四角窗的星制药。片仓馆在这之后反复扩建,逐渐变大,但是星制药的大楼受到了损害,之后就可以重建了。在正中间行驶的锻冶桥大道,由于震灾复兴事业的道路正在扩大。
受这次大地震的影响,原定于11月举行的东宫殿下(之后的昭和天皇)的婚礼延期了。第二年1月26日结婚,6月5日庆祝,京桥建有庆祝塔。
这是从南传马町拍摄到银座方向的照片,可以看出银座的新街道已经形成了。这个祝贺,不是给了复兴的银座大街新的希望和勇气吗。这5个月后,在银座大街的尾张町,百货店的松坂屋将开店。
另一方面,南传马町。因为这一带的大大楼没有倒塌,所以从银座那边看的话,从震灾前开始景色几乎没有变化。实际看了明信片,是震灾前还是后,为了确定时代非常辛苦。
成为线索的是明信片上写的文字和最左手边写的玫瑰风格的建筑物。如果拍到这座建筑物的话,就会变成震灾后南传马町的风景。
从这个时候开始,乘坐的巴士变得多起来。这是大正14年(1926年)的风景。这一年也是广播开始的一年。
尽管发生了地震,但残留着大正时代香味的南传马町的街道,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迎来了“昭和”的时代。从为了脱胎换骨而探索最好的道路的银座街道来看,这个南传马町的街道既是怀旧,也是在守护着我们,也许看起来很奇怪。
但是在这里突然,南传马町的街道发生了变化。
左边的大同生命大楼的圆顶屋顶,竟然伸长了。
这个蜻蜓屋顶简直就像大正时代京桥的柱子的设计转移了一样。在更换桥的时候,难道不是意外地预见了将来,把柱子的设计做成了咚咚的一声风吧。要说南传马町的街道是哪一个的话,与其说是新的重生,不如说是回归了以前。
不管怎么说,南传马町的街道和京桥的设计一体化了,这是事实。
像这样,跨越关东大地震的南传马町的街道,将大正时代的氛围原封不动地传承到了昭和时代,继续守护着正在复兴的银座街道。
接着。
[凑子]
2019年2月13日18:00
你好,我是凑子。
明治维新后,以我们的中央区为舞台,孕育了近代文学。银座砖街上不断诞生报社,信息产业发达起来。另外,很多文化人访问了中央区,在小说、戏曲等各种各样的作品中,描绘了中央区的情景。
今天,我们调查了与中央区有着很深渊源的文学家们。
北村透谷
1868年-明治27年(1868-1894)
文艺评论家、诗人。出生于小田原。1880年(1880年),来到京桥区弥左卫门町(现在的中央区银座四丁目)。编入泰明小学。参与以银座为舞台的自由民权运动。1889年(1889年)发表了《楚囚之诗》、《莲菜曲》。参加了“文学界”的创立,发表了“内部生命论”等许多评论。
岛崎藤村
1872年-昭和18年(1872-1943)
诗人、小说家。出生于长野县的村长家。1881年(1881年),来到京桥区枪屋町(现在的中央区银座四丁目)。在泰明小学学习,明治学院毕业。通过“文学界”的活动了解了北村透谷,受到了很深的影响。1907年(1907年)到第二年,在海水馆(现在的中央区佃三丁目)执笔了《春》,代表作《黎明前》在筑地小剧场上演。
芥川龙之介()
1892年-昭和2年(1892-1927)
小说家。出生于京桥区入船町八丁目(现在的中央区明石町)的牛奶牧场。出生后不久,他搬到本所区母亲的老家。东京帝国大学英文专业毕业。进入夏目漱石的门下,成为第3次、4次“新思潮”的同人。代表作有《罗生门》、《鼻子》、《地狱之线》、《河童》等。
郡虎彦
1890年-大正13年(1890-1924)
剧作家。出生于京桥区南八丁堀三丁目(现中央区凑一丁目)。从学习院进入东京帝国大学英文科,中途退学。“白桦”同人。1913年(1913年),“道成寺”将在自由剧场上演。赴欧,执笔《铁轮》、《义朝记》。在伦敦上演并获得好评。
川端茅舍
1897年-昭和16年(1897-1941)
俳人。出生于日本桥区蛎壳町二丁目(现中央区日本桥人形町二丁目)。立志成为画家,师从岸田刘生。由于病弱,专心于俳句,师从高浜虚子。“小杜鹃”同人。俳句集里有《川端茅舍句集》、《华严》、《白痴》。
山岸荷叶
1876年-昭和20年(1876-1945)
小说家。出生于日本桥区通油町(现日本桥大传马町)。进入东京专门学校(早稻田大学的前身),师从坪内逍遥。后来进入尾崎红叶之门。“砚友社”同人。发表了以批发街和艺妓屋街等出生成长的街道为题材的“日本桥文学”。“奉公始”、“当代手代气质”等。之后,他在读卖新闻社担任剧评负责人。
长谷川时雨
1879年-昭和16年(1879-1941)
歌舞伎编剧、评传作家、小说家、随笔家。出生于日本桥区通油町(现日本桥大传马町)。1905年(1905年),以《海潮音》出道。在女性的评传中建立了自己的地位。1933年(1933年),发行了杂志《辉克》,向世间输送了许多女性作家和评论家。随笔中以《旧闻日本桥》为代表作。
长谷川加奈女
1886年-昭和44年(1887-1969)
俳人。出生于日本桥区本石町(现日本桥二丁目)。支持丈夫富田谐三(长谷川零余子)的主持杂志《枯野》。师从高浜虚子。1930年(1930年)创刊了《水明》,成为女性俳人的先导。俳句集里有《雨月》、《湖笛》,随笔里有《小雪》、《雪き》等。
谷崎润一郎
1886年-昭和40年(1886-1965)
出生于日本桥区蛎壳町(现中央区日本桥人形町一丁目)。在坂本小学学习。耽美派的《刺青》、《痴人的爱》、《春琴抄》等作品是代表作。此外,还发表了自然主义文学、“源氏物语”的现代语翻译等。战后发表的《细雪》被认为是谷崎文学的极致。
立原道造
1914年-昭和14年(1914-1939)
诗人。建筑师。出生于日本桥区橘町三丁目(现中央区日本桥久松町)。在久松小学学习,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10多岁的时候喜欢短歌,受到堀辰雄的影响。参加诗志《四季》的创刊。发表诗集《靠近萱草》、《晓与夕之诗》。获得第一届中原中也奖。
在中央区出生成长,代表时代的文学家们。
开创时代的文学活动,以中央区为据点展开自不必说,各自的文学家在中央区中联系着也很感兴趣。
另外,以中央区为舞台诞生了很多作品,故事中还活着当时城市的样子,现在传达了那个情景。那不仅限于小说和戏曲,在电影作品中也留下了很多。
(照片是建在泰明小学的“北村透谷・岛崎藤村纪念碑”以及银座的柳二世)
中央区观光协会特派员凑子
第34号2019年2月11日
|
链接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