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者一览
>>关于这个博客
最近的博客文章
|
[与太朗]
2015年12月30日17:00
虽然位于数寄屋桥公园这一引人注目的地方,但不怎么受关注的是震灾复兴纪念的铜造雕刻、北村西望(1884-1987)的作品《灯台》。寻求巨型彩票的长蛇阵也就在旁边的这座纪念塔看不出来。该雕刻是西望45岁,当时是东京美术学校教授的他,在1931年(1931)第12届帝展上展出的作品,通过共同募款,在关东大地震满十年的1933年(1933)9月1日作为震灾纪念碑而设置的。
戴着火炬的头盔的青年脚下有百兽之王狮子。西望实惠的强有力的男性形象,象征着顽强复兴的帝都东京吗。台座的设计也是西望,挂着了悬赏募集的标语“不断准备突然的地震”的西望亲笔铭牌。
虽然有人说“天灾是在忘记的时候来的”,但是最近可能还是说“忘记的时候马上就来了”比较好。去有乐町方向的时候,经常顺道去这座铜像,为了不懈怠平时的准备,要铭记在心。希望新的一年是没有灾害的平稳的一年。
【蘸る】
北村西望出身于长崎县,以朋友朝仓文夫、建畠大梦这两位天才为目标不断钻研,努力亲身体现自己喜欢的语言“不停地走着蜗牛”的人。在东京,在井之头自然文化园内的雕刻园可以看到很多西望作品。1958年(1958年)雕刻中是继朝仓文夫之后的第二个文化勋章,1980年(1980年)东京都名誉都民、长崎县名誉县民。1987年(1987年),102岁永眠。毕生的代表作《长崎和平祈愿像》在众多困难、诽谤、干扰中花了五年时间于1955年(1955年)完成,现在为战争牺牲者的冥福和世界的和平祈祷着。
【再加一个】
大相扑的东京发源地所的优胜力士被授予东京都知事奖,奖品是北村西望作品的《狮子奋迅》像。1981年(1981)五月赛季首次成为获奖者的是前几天突然去世的相扑协会理事长,当时的东横纲北的湖。
[与太朗]
2015年9月30日18:00
在银座六丁目的银座朝日大厦重建工程现场出现了文豪夏目漱石(1867-1916)。现场的临时围栏,并木大道侧和索尼大道侧两面都描绘了漱石的肖像和小说《三四郎》、《明暗》的插画(名取春仙画)。
这里是旧泷山町,漱石进入公司的东京朝日新闻社所在的地方(现在的银座6-6-7)。林荫道附近有该公司校对员石川啄木(1886-1912)的歌碑。平时看着这个路过的人,现在好像也被对面的漱石吸引了目光。
漱石于1907年(1907年)辞去帝大·一高的教职,进入东京朝日新闻社。由于当时社会评价的差异,转业让世人大吃一惊,“如果报社是生意的话,大学屋也是生意”、“不写什么就不觉得活着”,勇敢地走上了文艺创作的道路。以《虞美人草》为开端,直到《三四郎》、《心》......还有绝笔未完成的《明暗》为止,作为朝日新闻连载小说出版到社会。同时,主持文艺栏推举新晋作家,给予了发表的场所。虽然没有上班的义务,但是在星期三的编辑会议上,虽然嘴很少,但是脸上冒着意想不到的警句,让大家笑起来,开了一个热闹的会议。
我与太朗过去两次在这个博客上写过关于漱石和中央区的关系,但是那个时候,在区内和漱石有着很深缘分的重要场所,没有什么怀念他的东西,很遗憾。两年后工程完成后这个围栏也会消失。我希望那个时候能建造新的永久性的纪念碑。明年2016年是漱石死后100周年,后年2017年是诞辰150周年,即将迎来重大的转折点。
【蘸る】一石川啄木的歌碑(照片右边)
“京桥泷山町的报社灯即萌时的鱼”
漱石的《之后》《门》的连载,在啄木在社的时候重叠。啄木应该也负责校对吧。
【蘸る】那两个拙文
《漱石的脚印in中央区》(2012.10.31)
/archive/2012/10/in-3.html
《文豪与丸善(之二)夏目漱石与钢笔》(2013.3.14)
/archive/2013/03/post-1576.html
[与太朗]
2015年2月1日09:00
赤穗浪士讨伐本所吉良邸,授予上野介首级是在元禄15年12月15日凌晨,西历是1703年1月31日,312年前的正是这个时候。据说这一年特别冷空气。
另外,在四十七士中,堀部安兵卫武庸(1670-1703)和首领大石内藏助并列的知名度No.1,如果进行人气投票、总选举的话,确定当选第一名。他是众所周知的高田马场决斗助太刀的英雄,赤穗事件也作为报仇急进派而奋斗,死后在戏剧、讲谈、电影的世界里继续生存。最近也穿越时空登上了企业宣传的电视CM,让人吃惊。
应该有很多人在本中央区龟岛桥西诘看到了刻有他事迹的《堀部安兵卫武庸之碑》吧。(八丁堀1-14)据说是1969年八丁堀一丁目町会建造的。为什么建在这里呢?碑上写着:“安兵卫住在京桥水谷町的儒者细井次郎大夫家,所以好像以此为基础。八丁堀一丁目・二丁目在江户时代有“水谷町”。但是,“京桥水谷町”并不是在那里,而是在现在的银座第一丁目(水谷桥公园附近),发生火灾,1719年(1719)转移到八丁堀。因此,安兵卫存命的元禄时代还没有八丁堀的水谷町。八丁堀一丁目町会的各位,因为安兵卫住在水谷町的故乡京桥的水谷町(大概是很短的时间)而建了碑吧。
说到堀部安兵卫,给人一种“吵架安兵卫”之类的大酒吞咽的印象,但却留下了极为柔和、疼爱儿童、说不尽的贞实人物、义父弥兵卫明明没有血缘关系却与手迹、腰腿、志向十分相似等评价,绝对不是能传达的粗暴的年轻人。(也有说法认为和弥兵卫一样是下户。) 这样的人品受到周围人的喜爱,成为了很受欢迎的人,之后也成为了昭和的建碑吗。
碑文中记载的细井次郎大夫(号广泽)(1658-1735)住在京桥水谷町,作为儒学者、书法家、篆刻家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其他的天文、测量、剑术、柔术、弓术、马术、军学、步枪、火术、能、俳句文、能、和歌等。和比自己小12岁的安兵卫在剑术念流的堀内源左卫门道场认识,之后一直保持着深厚的友谊。在讨伐的时候也得到了彻底的支持,关于堀部父子讨伐的意见书《浅野内匠家来口上》的文案被要求意见。据说讨伐当天晚上登上了深川八幡町自家的屋顶,在本所吉良邸(不首尾的情况)火势会不会升起,直到黎明为止。义士切腹后,重要史料《堀部武庸笔记》和安兵卫的遗物(笼手)等被托付给了广泽。
细井广泽一族的墓在世田谷等力的满愿寺。(国家指定史迹)山门的扁额“致航山”是广泽的书,正殿的“满愿寺”是孩子的书法家九皐的书。这座寺庙是世田谷吉良氏的开基,和他支持的讨伐仇役上野介同族是奇缘吗。胜海舟晚年在江户时代以后的杰出人物之一中列举了细井广泽,评价他“因为藏在书中,所以人不知道”,他评价他说只有书法家的名声很高,人物没有得到正确的评价。年轻的时候,确实住在日本桥马喰町,所以在区内建他的表彰碑就好了。
【蛇足】 细井广泽的宅邸在京桥水谷町,堀部安兵卫住在那里,广泽的传记、年谱和义士关系的书中没有找到。知道能证明碑文章的人,请告诉我。
【照片上】 龟岛桥西诘的《堀部安兵卫武庸之碑》
【照片下】 满愿寺细井广泽的墓
[与太朗]
2014年11月28日14:00
人们为了作为诗人度过一生
你聪明而清纯。
必须纯洁地生活。
那么,你又来了
必须早点死!
(三好达治《暮春叹息》)
同人志《四季》的伙伴三好达治为早逝而叹息的诗人正是日本桥出生的立原道造(1914-1939)。今年是他诞辰100周年,死后75周年。
立原道造于1914年(1914)7月出生于日本桥区橘町三丁目一番地(现在,中央区东日本桥3-9-2附近)。母亲的祖先有著名的儒学者立原翠轩,其子画家立原杏所。出生家的家业是制造包装用的木箱,在日本桥的批发街的中心相当宽广地经营着。在下町文化中成长的他,进入了浜町的养德幼儿园、久松小学,在久松小学被称为建校以来的俊童,连续六年担任首席。之后,和芥川龙之介、堀辰雄一样进入了三中、一高、帝大,在大学里不是文学部而是学习建筑,在这里也发挥了才能,获得了被授予最优秀学生的“辰野(金吾)奖”三次。毕业后进入位于数寄屋桥畔的著名建筑师石本喜久治的建筑事务所,设计了几座建筑物。
在诗作方面,中学时代访问北原白秋世田谷若林的家等,很早就感兴趣地继续诗作,大学入学后作为创刊的月刊《四季》的同人正式开始活动。进入石本建筑事务所之年(1937年),诗集《靠近萱草》、《晓与夕之诗》连续出版,1939年3月,在因结核病病情骤变而结束短暂一生的前一个月,被选为“中原中也奖”的第一次获奖者。他的诗以十四行的Sonet形式,被评为细腻、纯粹、音乐的抒情诗。三好达治说:“可以用我们的国语来说,尽可能地唱的微妙轻快的音乐。”。有一种用Sonet这个设计图和日语这个建筑素材建造的优秀的抒情诗的感觉。他的诗经常被称为音乐,但是好像有“建筑是冰冻的音乐”这样的说法,所以很可惜吧。日本的抒情诗中常见的感伤、咏叹性的东西和私小说性的东西,就像极力排除的抽象画一样,可以认为是理科头脑的抒情诗。
他设计的建筑物全部丢失了。但是,他梦想着和在工作单位认识的水户部绣球花的新婚生活,一直在准备到死前的浦和别所沼畔的别墅“风信子庄”,是以遗留下来的构想素描为基础,在有志之士的努力下于2004年建造的。(听说他想的地方是沼泽的另一边。) 今年正好10年。
今年是他诞辰100周年,因为和堀辰雄的关系经常来拜访,经常在信州的轻井泽和别所沼举行了纪念活动。作为布料,在度过了短暂一生的中央区好像没有特别的活动。他没有把原本的江户人的部分拿出来,也没有把当地作为作品的舞台,所以不太熟悉吧。我觉得有点寂寞。因此,小阳春天气的一天,为了缅怀立原道造,(因为到信州为止都很痛苦)在出生地附近、久松小、谷中的多宝院的墓、别所沼听力住宅等地走了过来。
【从照片上看】
● 现在的旧橘町生家附近
震灾后新建的房子的阁楼里产生了很多诗歌和建筑设计图
● 久松小、正门左侧的“立原道造在这里学习”碑
● 谷中多宝院的立原家之墓
● 埼玉市南区别所沼公园内的风信子庄(听力小屋)
[与太朗]
2014年7月31日09:00
《汤之后先》是一到这个时期就会想起小说的标题。作者是永井荷风(1879-1959)。荷风说:“小说的题目太僵硬了,不管怎样,好都会延期”,确实是一个非常棒的标题。 (佐田雅志有同名的歌,这部小说的标题在我的脑海里吧。)
1959年,荷风在市川的家里孤独地迎来了死亡,今年55年,小说《东绮谭》、《随笔》、《日和木屐》、《断肠日乘》等,近年来读者越来越多,以前被称为完全没有的女性读者也在增加,这是同庆之至。
话说回来,说到荷风的住所,麻布市兵卫町的“偏奇馆”、牛込余丁町的(《监狱署的背面》的)“断肠亭”、小石川金富町的(《狐狸》的)出生地等都很有名,我们在中央区内也是很短的时间,但是在筑地附近的胡同里三次,好像不太清楚。
1915年(1915年)5月,荷风从余丁町的亡父家转移到京桥区筑地一丁目六番地(现在的筑地二丁目7)的租房子。二楼有10张榻榻米、6张榻榻米、楼下有8张榻榻米、6张榻榻米、3张榻榻米房租26日元,里面旁边有清元的师傅梅吉的住所。同年9月,为了和离婚的艺妓八重次(之后的藤荫静树)再次同居,转移到宗十郎町九番地(现在的银座7丁目5)的她身边。
接下来是1917年(1917年)9月,从余丁町的家转移到出云桥附近的木挽町九丁目(现在的银座7丁目15~18)的胡同、格子门建造的二楼家,命名为“无用庵”。租房的理由是中洲医院的大石医生在紧急时刻容易接受出诊。这个时候《断肠亭日乘》开始了,那一直写到死的前一天。
1918年(1918年)年末,荷风以总额26264日元22钱的价格出售余丁町的旧宅,用2500日元买筑地本愿寺背面的筑地二丁目3番地(现在的筑地3丁目10、11)的胡同里的卖家搬到住。这里几乎一年半。1920年5月,新居“偏奇馆”在麻布市兵卫町一丁目六番地的悬崖上的租地完成,离开筑地。
虽然是热爱下町风情和情趣的荷风,但实际住过一看,却无法忍受过近的人际关系、胡同里的寂寞、嘈杂的城镇恶太郎,回到了“树木多的山手”。
现在的筑地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繁华的街道,怀念听到三味线声音的当时的氛围是非常困难的,但是请一定要趁着荷风粉丝、观赏歌舞伎和筑地美食散步等机会走一次。惯例的筑地本愿寺的纳凉盂兰盆舞大会将持续到8月2日。这里有筑地名店,被称为“日本最好吃的盂兰盆舞”。参观前在伟大的散步者荷风居住的附近散步也不错。
【照片上】 旧筑地一丁目六番地附近
【照片中】 从出云桥遗址眺望旧木挽町九丁目
【照片下】 旧筑地二丁目三十番地附近
[与太朗]
2014年3月18日09:00
说起3月,首先是3年前的3.11东日本大地震,作为东京人来说,69年前,夺去了10万人的生命的3.10东京大空袭也是不被允许的惨害。这个时候,在浜町的明治座避难而丧命的人们中,有日本桥出生的小说家、戏剧评论家、书法家山岸荷叶(1876-1945)的名字。
山岸荷叶出生于本名惣次郎、当时的主要街道本町大道、通油町(现在的日本桥大传马町)的玻璃眼镜批发店加贺屋(通称加贺吉)。在同一个町内长大的文化人有川尻清潭、长谷川时雨。在时雨的《旧闻日本桥》中,她的父亲以大店加贺吉为会场,发表了宪法颁布的祝贺演说。
他从小就擅长书法,在书法家严谷一六门下被称为神童,(后来因为“镜之屋流”而成为一家。) 在一六的儿子小波的介绍下进入砚友社,在尾崎红叶下成为小说家。以代表作《绀商标帘布》为首,以明治时期的日本桥商家和花柳界为舞台,描写下町风情的作品被称为“日本桥文学”。后年,川上音二郎剧团将关注戏剧,川上音二郎剧团将在明治座上演荷叶翻译等,为西欧戏剧的大众化做出了贡献,除此之外,在歌舞伎的剧评上也发挥了自己的本领。据说他的人品坦率、洒脱,受到了任何人的仰慕。和画家镝木清方是互相许下心的朋友。
1945年3月10日的大空袭中,他在离自己家很近,曾上演过翻译剧的明治座建筑物避难,但这里也受灾后丧命。砚友社最后的文人,山岸荷叶生长在日本桥,描绘了日本桥,在日本桥结束了一生。享年69岁。
【照片上】 旧通通油町的现在,大传马本町通。在石町大道(现在的江户大道)上电车行驶之前,这里是干线道路,大店鳞次栉比。江户时代茑屋重三郎的书肆·耕书堂也在这里。
【照片下】 谷中陵园里的山岸家的坟墓。附近的川上音二郎的铜像台座上雕刻着荷叶书的碑文。
|
链接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