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者一览
>>关于这个博客
最近的博客文章
|
[小江户板桥]
2011年2月28日09:00
江户的象征是什么?
首先应该能列举出“江户城”、千代田的城堡吧。
在中央区也有能直接看到那广阔的遗址的地方。
是架设在江户城外护城河上的“常盘桥”。
现在,这个区域有“常盘桥”、“旧常磐桥”、“新常盘桥”三座桥。
正中间的汽车不能通行的桥是今天的目的“旧常磐桥”。
虽然名字有点麻烦,但首先从看实物开始吧。
从地铁半藏门线的三越前站的“B1”出入口到地上吧。
(另外,从银座线的三越前站出发,从“A5”出入口到地上,一边向右看三井住友银行、日本银行总店,一边沿着江户樱大道直行。)
从那里可以直接看到的就是“常盘桥”。
然后,沿着护城河向北走的话,“旧常磐桥”。
背着日本银行总店,看桥的对面,可以看到外护城河上残留的拱形门的痕迹。
两翼用石墙紧紧地组合而成的“コ字形”的拱形。
在那个空间里,建造了冠木门、渡口城楼等吧。
嗯,很深。 不是护城河,而是“朝向”。
这里是继架设在内堀上的江户城大手门之后,外壕的手段。也就是正面玄关的位置吧。
连接江户城内郭和町地的境之门。
而且,沿着现在的江户大道,从浅草到千住宿、草加宿、越谷宿,也是日光街道、奥州路上的重要玄关。
桥的中间是中央区和千代田区的交界处吗。
桥的对面,有千代田区教育委员会的“常磐桥”的指示牌。
据说“现在的石桥是使用拱形的石头,1877年改架的东京都内首屈一指的珍贵西式石桥”。
桥上也使用石墙的石头吗?
踩踏的脚,总觉得很热。
对于对城堡有着深厚感情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值得一看的景点。
但是,对于在周围禁止住宿和饮食的注意事项、成为爱烟者聚集的空间、在意外壕水的阴沉感的人来说,可能有点太深了。
说到深度,这个区域和日本桥川、外壕的曲线上,JR线的高架,以及首都高速公路的高架错综复杂,在“常盘桥”和“新常盘桥”之间周游的话,一瞬间就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关系了。
在中央区侧(日本银行总店侧)的堀内,有“日本桥川常盘桥防灾船着场”。
据说这个码头在大地震等灾害时作为陆上交通的补充设施被利用。
围绕着河川和护城河,船运发达的江户的遗迹,为了在各种各样的场合有效地发挥作用,在很难看到的地方,好好地被整备了。
[银造]
2011年2月26日08:30
本周,从银座4丁目开始在筑地、明石町到佃、月岛愉快地走着。
在拂晓公园,白梅有两只暗绿绣眼鸟,盛开着花蜜。
在西博尔德的碑上,我学习了西博尔德先生的功罪。
![CIMG7580.jpg](http://www.chuo-kanko.or.jp/blog/CIMG7580.jpg)
经由佃的住吉神社、佃小桥,进入了月岛。 午饭吃什么呢?
大家都赶紧去了想要的东西店。
某个团体在月岛温泉旁边的西餐店“Piasola”前看菜单。
我拍摄了进入店内的团体的照片。时尚清秀的店内。
在西仲通商店街,发现了第一届东京月岛文字祭的海报。
![CIMG7575.jpg](http://www.chuo-kanko.or.jp/blog/CIMG7575.jpg)
无论什么时候来都很开心的 月岛,下次去参加祭典吧!
[O伞]
2011年2月25日17:00
看到了一张照片。这是拍摄京桥附近的旧照片。
1919年(1919年)5月7日,为了庆祝作为东宫殿下(皇太子)的昭和天皇的成年仪式(注1),在京桥的桥墩上设置的2座“庆祝门”被拍得很高。
市电通过的京桥大道,以前也是人力车和货车来往的热闹的街道。这4年后,关东大地震导致大楼和房屋倒塌。
那么,请仔细看看照片。大楼上面挂着“芜菁啤酒”的字样牌。
现在看不到芜菁啤酒,但当时好像很有名。所以对芜菁啤酒进行了一些调查,我来介绍一下。
芜菁啤酒的发祥地
“独角仙啤酒”出生于爱知县知多半岛的半田市。
现在啤酒工厂的红砖建筑(注2)还剩下三分之二左右,是一个观光景点。
从明治时代到太平洋战争末期,生产“独角仙啤酒”,送到全国的工厂。
据说去年(2010年)9月,红砖建筑物的内部对外开放。
知多半岛自古以来酿造产业就很繁盛,以醋的“Mitsukan”(总公司·爱知县半田市)为首,孕育了酒、味增、积木等发酵酒和调味料。
“独角仙啤酒”于1899年(1899年)由丸三麦酒株式会社开始发售。
面对面临朝日(大阪)、札幌(札幌)、长颈鹿(横滨)、惠比斯(东京)等大城市的4大制造商,半田这个地方城市果敢地挑战了。
竟然在1900年(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上获得了金牌。
与大型制造商对抗的独角仙啤酒展开了别出心裁的宣传。据说20世纪初,占据了全国第5位的市场占有率。
此后,红砖建筑的啤酒制造于1943年(1943年)停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用作中岛飞机制造厂的服装仓库。然后到了战争结束后也没有制造芜菁啤酒。
芜菁啤酒的复刻
知多半岛半田的“红砖俱乐部”推进了复刻计划,明治大正时代的“独角仙啤酒”在2003年(2005年)6月4日成功复制了3000瓶。
据说复刻芜菁啤酒具有明治啤酒的特征“红褐色,味道浓,啤酒花很强,成熟3个月,酒精度增强”。据说瓶子也选择了与当时相近的形状。
在东京只有一家,可以喝复刻的芜菁啤酒。
位于中央区新富町的店名“Hantoko”Cafe。店名“Hantoko”是从有啤酒工厂的爱知县知多半岛取的。 http://r.gnavi.co.jp/p606501/
http://blog.hantoco.jp/
请一定要品尝一下梦幻般的啤酒!
另外,关于芜菁啤酒的名称的由来,有一种说法是用喉咙干劲十足地喝啤酒的“芜菁”,还有为了弘扬甲午战争后的战意而采用了勇敢的“兜”商标等。
(注1)成年仪式是为了让达到某个年龄的人从孩子到独当一面的人在社会上得到认可而举行的各种仪式,一般从15岁到18岁之间举行。 在贵族社会中被称为加冠、元服等,士族社会中被称为乌帽子着,农民之间男性庆祝更换,女性的话被称为铁浆付庆祝、幽默庆祝等。
(注2)红砖啤酒工厂由设计日本桥的妻木赖黄设计。建筑物于2004年(2004年)被登记在国家登记有形文化遗产。据说砖块的数量仅次于东京站、北海道厅、横滨红砖仓库,是日本第四位。另外,墙面的砖瓦上还残留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P51的机枪扫射的痕迹。
[みど]
2011年2月25日09:15
参与中央区观光协会的“酒店kawaya”创立于1891年 在酒店行业中也是草统的存在。 在这家酒店内的餐厅“尼雷纳”,是中央区的原创咖喱 可以吃到“江户时令咖喱”。 ▼关于“江户时令咖喱”,请看这边。 http://www.chuo-kanko.or.jp/50th/opening/oedocurry.html 那么,这次的情报并不是“酒店kawaya”,而是在旁边无意中存在。 是复古的招牌建筑。 为不知道“招牌建筑”的人补充的话,主要在东京和关东周边 这是在关东大地震后的昭和2、3年左右建造的,特别是在商店等地方使用的 指的是建筑样式。 具体来说,是木造的2层建筑,有阁楼,店和住所是一起的 因为是合用店铺,前面的墙面垂直上升,铜面和 灰浆,是镶瓷砖的。建筑物是面向街道的 因为很多,所以不会有屋檐出现在前面。这前面平坦的墙壁 试着自由的设计,所以取了招牌建筑的名称 是的。 你不觉得这是一种怀念,让人感受到日本风情的建筑样式吗。
[卷渕彰/写乐]
2011年2月21日13:00
江户时期的八丁堀一带,是与力同心组宅邸所在的武家地(大绳拜领地)一起町人生活的町地。那里存在着平民信仰的神社。现在有天祖神社、日比谷稻荷神社、今村幸稻荷神社三家神社。
首先“天祖神社”(八丁堀3-6-6,照片上)位于宝桥的东南部。江户时期被称为“伊杂大神宫”,是在《江户名胜图会》中也有描写的有来历的神社。现在只立着祠堂和由来碑,由町内会管理。
=相关报道刊登在2011/1/20的读卖新闻都民版上
根据碑文的由来,“志摩国答志郡伊杂庄的伊势皇大神宫(伊势神宫内宫)别宫伊杂宫于1624年(1623年)5月上旬,东下到武藏国丰岛郡江户日本桥通三丁目,赐予了间口10间、纵深社12间的社地,建立了间口5间。之后,1633年(1633年)6月下旬,八丁堀松屋町(现在所在地附近)赐予了300坪,拆除了旧社重建”。
在《江户名胜图会》中有“这个地方被称为矶边横町,土俗、矶边太神宫”,将神社的正月风景作为插画。元宫的伊杂宫是三重县志摩郡矶因为坐在边町,所以被称为“大象”或“伊索贝”。在名胜图会上用“伊杂”“矶边”的标记,读作“いそべ”。
接下来的“日比谷稻荷神社”(八丁堀3-28-15,照片中)是高桥的西北侧,以前被称为日比谷河岸,沿着龟岛川。这里也是有祠堂和由来记载的神社。
根据由来书记载,“1606年(1606年),为了江户城日比谷御门建筑,在八丁堀前的海滩上修建了神殿。因为作为新土地的地主神被祭祀,所以这个一角被称为日比谷町。因为对旅人的守护灵验很深,所以来江户的很多人都住在本神社参拜,这也被称为“旅泊稻荷”,被称为“さばいり”。
第三个“今村幸稻荷神社”(八丁堀3-24-11,照片下)存在于“八丁堀站”东北侧的建筑物2楼。是祭祀了江户初期拜领这个地方的今村家吗? 因为没有渊源写,什么也没有登载,所以由来不详。幕府末期的地图上也没有记载。被称为“伊势屋、稻荷......”,各地、各宅邸都供奉着稻荷社,难道是宅邸内的稻荷吗。
《武州丰岛郡江户庄图》(1632年(1632)?)这里写着“今村传十郎”。在《御府内沿革图书》的延宝年中(1673-1681)图中,幸町和日比谷町合起来的地方写着“今村彦兵卫”,元禄年中图中,那里是“幸町”“日比谷町”。原来是寺地的一带有今村传三郎的宅邸,1690年(1690)公收了这个宅邸地,翌年同4年,幸桥外的幸町(现在的港区新桥附近)迁移过来,被称为幸町。
[坡上的猫]
2011年2月16日08:30
14日,不是白色圣诞节,而是白色情人节。
东京都内比较难积雪的中央区也淡薄地进行了银装素裹。
照片是从我家阳台拍摄的佃公园的雪景。
*我想应该有很多人都知道,照片上的江户风设计的灯塔,其实是公共厕所。
![P2140146.JPG](http://www.chuo-kanko.or.jp/blog/assets_c/2011/02/P2140146-thumb-200x266-4617.jpg)
那么,在这样的雪之日想起来的是剧作家北条秀司先生的俳句,“下雪的话佃就很古老的江户之岛”。这首俳句的碑,从住吉神社向隅田川稍微走了一点,就建在了3家佃煮店聚集的一角。
下次下雪的话(当然不下雪也可以),请一定要来看看俳句碑哦。
说点题外话,流经新约克曼哈顿岛西侧的哈德逊河冬天经常结冰(从北方流来流冰)。另一方面,东边流经的东河不会冻住。理由是因为东河的水是盐分多的海水。据说即使是在东海岸极寒的冬天,东河也不会结冰,可以进出船只,所以曼哈顿岛从数百年前开始就因贸易而繁荣起来。隅田川河口附近的这一带也是海水,所以不用担心会结冰,作为江户水上贸易和交通的枢纽而繁荣起来的理由也许在这里也有。不过,虽说是推测比现在还要冷的江户时代,但还是没有河水结冰的程度。
|
链接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