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网页是被机器进行翻译的。翻译结果不可能100%正确。望您多理解而利用。

中央区观光协会官方博客

中央区观光协会特派员博客

通过中央区观光协会实施的“中央区观光检定”,介绍了注册特派员的观光志愿者成员在中央区的“时令”信息。

执笔者一览

>>关于这个博客

最近的博客文章

◆中央区这里有历史(63)区内芭蕉俳句碑探访

[卷渕彰/写乐] 2015年9月4日14:00

江户前期的俳句师松尾芭蕉(1644-1694)探索了江户被称为“都市俳句”的芭蕉风,作为江户派极为兴盛。作为门弟的日本桥的鱼批发店杉山杉风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都支撑着。芭蕉门十哲之一,榎本(宝井)其角在茅场町建了宅邸,那个门人与谢芜村师从的早野巴人住在日本桥本石町等,中央区是和芭蕉有渊源的地方。我想去区内的芭蕉俳句碑看看。

 

0913_63_150903basho.jpg日本桥室町的日本桥鲫鱼佐店的俳句碑(照片上)

 

  “发句也松尾桃青宿之春”

 

1679年(1679年),芭蕉36岁的岁旦句。碑石旁的指示牌上写着“1672年(1672年)29岁的时候从伊贺上野来到江户,到1680年(1680年)37岁为止的8年间,住在小田原町的小泽太郎兵卫(芭蕉门人,俳号卜尺)的租房里”。当时的俳号是桃青。

 

八丁堀的龟岛桥西诘南侧的俳句碑(照片中央)

 

  “菊花开与石屋的石头之间”

 

1693年(1693)秋天,芭蕉50岁晚年的作品。附录上写着“在八丁堀”,是吟咏了面向堀割的石屋石材间隙菊花盛开的诗情吗。这首俳句在《江户名胜图会》的插画《三桥》的词书中也有提及。

 

筑地本愿寺南门前的法重寺建造的俳句碑(照片下)

 

  “大津绘的笔头是何佛”

 

1691年(1691)正月4日,芭蕉48岁。大津绘是“在近江国大津的三井寺边出售的民众绘画。从平民礼拜用的略体佛画开始,作为途中的特产被世人迎接”(广辞苑)。据说大津绘的画师在正月三日休息了。因此在4号的新春试笔中吟诵了这首俳句吧。@卷渕彰

 

 

 

◆乡土天文馆迷你面板展“复兴小学·小公园的今昔”正在举办中!

[卷渕彰/写乐] 2015年8月3日14:00

在中央区立乡土天文馆(时间圆顶明石),该馆支援者举办的第四届迷你面板展“复兴小学·小公园的今昔”从8月1日(周六)开始了。1923年(1923年)9月1日的关东大地震中烧毁,重建后的中央区内的复兴小学和小公园现在变成了什么样,在面板上介绍了全部。会期到9月27日(星期日)为止,迷你面板展免费参观。该馆HP这里>>

 

0913_621_150801fukkoshogako.jpg复兴小学是将关东大地震中受灾的小学用抗震耐火构造的钢筋混凝土造的3层建筑重建而成的建筑物,是指当时东京市内196所小学中烧毁的117所。在中央区内,旧日本桥区12所和旧京桥区13所共25所是复兴小学。

 

指挥建设的是被称为“抗震结构论之父”的佐野利器。震灾后就任东京市建设局长,在“复兴从教育开始”的基础上,推进了合理、功能主义、规格化的学校建设,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多数小学的竣工。

 

关东大地震92年的现在,区内现存的复兴小学有7栋,其中作为小学至今仍使用的有4所。其中也有东京都历史建筑选定的校舍(传单照片是当时的常盘小学)

 

同时作为先进的复兴事业,东京市在与复兴小学相邻的地基上附设了52个小公园。在为学童的保健体育做出贡献的同时,还发挥了市民散步的公园、防火、避难地点等功能。中央区内现在还残留着10处复兴小公园,负责儿童公园和地区社区活动等。@卷渕彰

 

 

 

◆中央区这里有历史(62)中央区内的“千代田”

[卷渕彰/写乐] 2015年7月18日09:00

千代田区因为江户城被称为“千代田城”,所以曲子町区和神田区合并后于1947年(1947年)3月成立。“千代田”是指“千代”非常长的岁月,持续了千年的“御田”,所以永远是为了吉祥,在中央区内也有附带“千代田”的地方。

 

0913_62_150715chiyoda.jpg首先,“千代田神社”坐镇在日本桥小传马町。根据刊登的由来,“长禄年间(1457-1459)根据神灵,太田持资道灌将魂灵作为祭祀镇守。德川纲吉的时候,供奉太田的旧臣长野亦四郎氏词迁座到小传马町(以下略)”(照片上)

 

永代大道的兜町和日本桥之间的枫川遗迹上还残留着“千代田桥”的遗址。这是关东大地震后的复兴桥梁,在昭和初期架设的。千代田这个桥名的由来不明,不过,沿着永代大道向西的尽头撞到江户城大手门遗迹(照片下)

 

两国桥西侧的矢之仓町有一所“千代田小学”。现在是日本桥中学的地方。千代田小学是1876年(1876年)开学的,是在关东大地震中烧毁重建的复兴小学。1930年(1930年),昭和天皇因震灾复兴而临幸而闻名。

 

因为“千代田”的词汇是普通名词,所以在中央区内也作为吉祥的名称被一般使用吧。@卷渕彰

 

 

 

◆中央区这里有历史(61)枫川宝桥公园的地藏菩萨

[卷渕彰/写乐] 2015年6月5日09:00

在八丁堀和京桥之间的枫川遗迹上架起了田径桥的宝桥。桥上是枫川宝桥公园,西诘北侧有一座“宝地藏菩萨”的小祠堂。枫川被认为是江户前岛的东端,西侧是江户初期的本木町。宝桥是关东大地震后的架桥。

 

0913_61_150601takarajizo.jpg宝地藏菩萨的由来是什么呢?在地藏像台座上可以看到一点点刻文。1954年(1954年)夏天的下午6点55分,当时8岁的儿童掉进枫川去世。是供奉可爱的孩子的地藏。

 

这条枫川是从江户初期开始就担任物流的重要堀割,是从八丁堀舟入到日本桥的船运路。在50年前的东京奥运会时被填埋,河底变成了首都高速1号线。

 

据说以前在宝桥的栏杆上,从廓门桥(后来的吴服桥)撤去的拟宝珠和赤坂的弁庆桥一起被安装了。桥西侧的町名现在是京桥,但是在变更住所表示前是“宝町”。都营地铁浅草线的“宝町站”留下了这个名字。

 

60年前,追悼孩子坠落事故的宝地藏菩萨,在讲述当时的地域环境的同时,也想起了孩子们玩得很开心的情景。为了祈祷不再发生悲惨的事故而守护着,贴近祠堂的枇杷开始结出果实。@卷渕彰

 

 

 

◆中央区这里有历史(60)龟岛川“高桥”的旧亲柱

[卷渕彰/写乐] 2015年5月18日09:00

架设在龟岛川上的“高桥”旁边还留有一个古老的柱子。据说“高桥”是江户初期的画图中也记载的自古以来的桥,是在打捞赤穗浪士时经过的。最近附近还建成了小型船只的系留保管设施,水边也被整修了。我想看看这个“高桥”的历史。

 

0913_60_150515takabashi.jpg现在的“高桥”于1984年(1984年)3月开通,架设在连接龟岛川的八丁堀和新川的锻冶桥大道上。从这里开始下游经过南高桥注入隅田川。剩下的柱子在新川一侧的“高桥东南儿童游乐园”。这被认为是1919年(1919年)架设的混凝土拱桥。(照片上:左边是旧桥,右边是现桥的母柱)

 

“从1644年(1644年)到第二年2年(1645年)7月的图《正保江户图》中,虽然是无名桥,但还是记载了。另外,关于名字的由来,据说是因为架设在龟岛川河口附近,所以船舶出入频繁,架起了桥墩高的桥而来的”(《中央区的桥·桥诘广场》中央区近代桥梁调查(中央区教育委员会,1998))。

 

江户时期,高桥是龟岛川最下游的桥,从江户凑到稻荷桥是到八丁堀(堀割)的船入地点,大型船只只能进入这里。在《名胜江户百景》、《铁炮洲稻荷桥凑神社》(广重)中描绘了这一风景。新川一侧是将监河岸。

 

此外,还有“1882年(1882年)10月竣工的铁制霍尔·特拉斯桥,是第一次由日本技术人员原口要设计的国产桥”(该书),该景观在井上安治画的《灵岸岛高桥之景》中描绘了涂有黑色的特拉斯桥。

 

现在,在高桥和南高桥之间的水域,设置了公益财团法人东京都公园协会管理的龟岛川系留保管设施,10艘左右的船舶被用于系留(照片下:从高桥看左岸的新川侧,右岸是八丁堀舟入)。@卷渕彰

 

 

◆乡土天文馆企划展“筑地小剧场及其周边”正在举办中!

[卷渕彰/写乐] 2015年4月16日14:00

在中央区立乡土天文馆(时间圆顶明石),企划展“筑地小剧场及其周边~以新藏资料为中心~”从4月11日(周六)开始了。除了日本首次的新剧常设剧场“筑地小剧场”相关的公演海报和舞台装置模型之外,还展示了新藏资料群。会期到5月24日(星期日)为止,免费入场。

 

0913_592_150411tukijishugeki.jpg筑地小剧场于1924年(1924年),以土方与志、小山内薰为中心结成。在当时的“新剧运动”中继续上演,由此产生了与今天相连的剧团。1945年(1945)3月在东京大空袭中烧毁,落下了帷幕。旧址是筑地2-11-17,建立了纪念碑和说明板。

 

展示品上展出了很多小剧场的配置图和装点昭和战前时期的公演海报。据说,在具备500个座位的剧场内,为了让观众更容易看到舞台,地板上有倾斜。虽然现在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在当时还是日本第一台设备。

 

在筑地小剧场担任舞台装置,战后在电影界活跃的田边们的原画和服装形象图等新的收藏资料被展示了很多,可以窥见舞台制作的精髓。@卷渕彰

 

 
<<上一页 234567891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