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区观光协会官方博客

中央区观光协会特派员博客

通过中央区观光协会实施的“中央区观光检定”,介绍了注册特派员的观光志愿者成员在中央区的“时令”信息。

执笔者一览

>>关于这个博客

最近的博客文章

平成也再稍微走一点——在中央区有年号的街道吧(之二)

[常春藤] 2019年2月28日16:00

分成两次,要巡游通过中央区的“带有年号的街道”
在上次的报道中,介绍了“平成通”“昭和通”
今天,我想再追溯到以前
 
■3「大正通」

那么,平成、昭和前的年号是“大正”,但是遗憾的是,“大正通”这个名字在东京没有现存。
...但是,追溯到战前,存在着名为“大正通”的街道

而且,这条路竟然经过了中央区内! 那个真面目在这里。
sbt_1902_2.JPG
现在的名字不同,战前被称为“大正大道”“干线第二号”

在上一次的报道中,介绍了“昭和通”作为关东大地震后复兴的象征之路被计划了的事,实际上,这个昭和通是“干线第一号”
而且,与贯穿东京南北的昭和大道相比,大正大道(干线第二号)作为贯穿东京东西的另一个象征路被计划了。

从新宿到两国桥的大正大道,在中央区内,经过区的最北端附近的马喰町和东日本桥附近
宽度36米,虽然不及昭和大道,但是是非常宽的街道。
战后,在沿路的九段坂附近建了靖国神社,以此为契机,大正大道改名为“靖国大道”,直至现在。虽然现在没有使用“大正通”的名字,但是街道本身现在也是现役

 

■番外篇1「明治路」

因为要追溯到平成、昭和、大正,所以接下来是“明治路”
东京的明治路是以古川桥(港区南麻布)为起点,穿过涩谷、新宿、池袋三大副市中心,通过王子、三轮、龟户等市中心外缘部的据点,连接梦之岛(江东区)的街道。
也就是说...从中央区来看,是将外侧环状连接的线路,很遗憾中央区内无法通过。

sbt_1902_3.JPG

照片是涩谷区・神宫前交叉路口附近的明治路。有一种说法是,经过“明治神宫”附近,所以取了明治路的名字。
另外,这条道路也和昭和大道、大正大道一样,是以关东大地震后的复兴都市计划为基础的,被定位为“环状第5号”

 

■4“明治座大道”
遗憾的是,“明治路”并没有通过中央区...、
其他带有“明治”的街道在区内没有吗...拼命找的时候,发现了一个!!
其名为“明治座大道”
sbt_1902_4.JPG
位于日本桥浜町的“明治座”1873年(明治6年)作为“喜升座”开业的历史悠久的剧场。之后,改名为“久松座”、“千岁座”后,1893年(明治26年)成为了现在的名称“明治座”。(中央区观光检定频繁出现问题!)
在明治座的南侧,有一条作为浜町公园入口的银杏树道,这条路是“明治座大道”。街道的名字越过清洲桥大道一直延伸到浜町绿道公园,前面和“日本甘酒横丁”相连。
sbt_1902_5.JPG
这个银杏树,现在这个时期很寂寞,但是一到秋天就非常漂亮。
顺便说一下,这条“明治座大道”是夹着林荫树的两条单行道,但在日本却很少见,不知为何变成了右侧通行也许能感受到一些外国的感觉?也就是这样。

 

■番外篇2「江户通」
因此,虽然多少有些扭曲,但在中央区内却发现了平成、昭和、大正、明治的街道。最后,我想在番外篇中再介绍一条街道。
  
不是年号,而是历史教科书上记载的“●●时代”的称呼,平成、昭和、大正、明治前一个是“江户时代”吧。
实际上,“江户大道”也在中央区内行驶!
sbt_1902_6.JPG
在室町3丁目从中央路分开,在区内向东北方向前进后,穿过浅草桥进入台东区,与隅田川平行一边前往浅草的街道,穿过江户最初的市区区域东京晴空塔在里面也有可以看到的地方,是一条很棒的街道。

sbt_1902_map.jpg 
正如上次的报道和这篇报道中介绍的那样,试着把中央区的位置关系做成了地图。
(使用国土交通省《国土数值信息》行政区域数据、道路数据制作笔者)

在中央区,从江户到平成,各种各样的时代的名字都变成了街道的名字。
在上次的报道中写了“平成通”的由来不明......但是也有说法认为“平成通”的名字设定为1989年,这是由来。有新年号的街道也能在哪里呢!?一边期待着,平成最后的春天,巡游带有年号和时代名字的街道也是很好的纪念!

 

 

平成也只剩下一点点——在中央区沿着年号的街道走吧(之一)

[常春藤] 2019年1月30日09:00

随着今年5月1日皇太子即位为新天皇,改换为新年号,
街头巷尾都说:“平成最后的...”这个时候经常听到这样的话,
 

你知道中央区有几个年号和名字的街道吗?
 

今天,在这样的“带有年号的街道”中,通过中央区内的东西
我想分成两次,以
从平成开始追溯的形式介绍一下。
 

■其1“平成通”
sbt_1901_01.JPG
日本桥兜町2号(铠甲桥南诘)到筑地2丁目15号(与晴海大道的十字路口)
在新大桥大道西侧并行的街道。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成为“平成通”的名字。...。
(希望有人能详细的特派员解说!)
 

sbt_1901_02.JPG sbt_1901_03.JPG
在始点附近的兜町茅场町,有东京证券交易所(第一张照片)和
除了摄社日枝神社之外,让人想起高度经济成长期的情景。
办公大楼(第2张照片)林立着。
要说哪一个的话,虽然也有“昭和”的味道,但是
跨越了平成时代,区域的再开发开始了。
感觉到时代的潮流。
 

sbt_1901_04.JPG
终点附近的筑地也是东京都选定历史建筑
“宫川食鸟鸡蛋”的建筑物(1929年建造)
除此之外,沿途还有新富座迹桂川甫周宅邸迹等史迹,
虽说是“平成”,但却是一条拥有各种各样时代的街道

 

■2「昭和通」
连接新桥(港区新桥1)至大关横丁(台东区根岸5)
宽阔的街道,包括中央区内的新桥~上野之间是
在中央路东侧并行行驶。
 

刚才的平成大道也是夹着首都高速公路并行的呢。
 

sbt_1901_11.JPG sbt_1901_05.JPG
这条道路是在1923年(大正12年)发生的关东大地震之后,
这是作为复兴都市计划的亮点而建造的象征之路
1931年(昭和6年)和年号刚刚改为昭和时代的时机
因为完成了,所以被命名为“昭和通”。
正是象征昭和这个新时代的街道

宽幅(44米),设置了大量的街道树带和人行道。
这也是作为公园街道计划的遗迹
(顺便说一下,当初的构想是以108米的宽度计划的。
竟然是现在的宽度的一倍以上!)
在图书馆试着寻找旧照片,完成的当时是上下车道之间
好像设置了两排的林荫树和人行道。(一部分作为停车场
好像使用过......)

 
sbt_1901_07.JPG sbt_1901_06.JPG
现在的样子是单程3车道以上的区间,地下是通过交通专用的地下道。
从那里连接的地下停车场,江户桥以北的头顶上是首都高速公路的高架...
作为市中心的大动脉,将大量的汽车交通进行销售,重视功能方面的构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象征昭和,特别是战后时代的道路
 

现在只是车上很多,就好像没有杀风景、看点......
这条昭和大道,沿途有日本桥邮局(邮政发祥地),还有市由来碑,
像狩野画塾遗址等历史遗迹和日本桥钻石大厦(旧江户桥仓库大楼)一样
除了有著名的建筑物外,还有
日本桥本町被称为小津史料馆、大和Sankyo药博物馆
也有景点。
 

无论是平成大道还是昭和大道,以大道的视点分开走的话,
又有不同的趣味啊!

 

那么,下次我想追溯到大正时代。
“没有大正大街啊!?”我想应该也有人会这么想吧
事实上,追溯过去,中央区内也有“大正大道”。
敬请期待!

 

 

充满年末年初风情的人形町街

[常春藤] 2019年1月3日14:00

在从人形町站到水天宫前站的人形町商店街,
每年到了年末年初的时候,会沿着街道发出灯笼
sbt_1812_1.JPG

到了晚上,灯笼的温暖照明照亮了街道,气氛很美
大概是江户平民区的彩灯样子
人形町街是一年四季都能享受到各种各样装束变化的街道,但是我最喜欢年末年初的灯笼装饰
sbt_1812_2.JPG

“大观音寺”的入口也摆着灯笼。
sbt_1812_3.JPG

另外,年末的时候,人形町街变成了“岁之市”,摆放着卖注连绳装饰等的小摊。(注:2018年已经结束)
sbt_1812_4.JPG
这个季节,除了岁之市以外,还可以听到町会的人们“小心火烛”的声音和梆子木的声音,以鸡蛋烧闻名的“鸟近”“鸟忠”也有很多人来预约鸡蛋烧,到了工作日的晚上,忘年会回来的人也很多,年末的风情使得人形町的街道变得满了。然后,到了新年,来新年初次参拜的各位又变得不同的热闹了。

不管怎么说,住在这条街上的人、工作的人、来访的人的各种各样的活动,都形成了这样的“活着的热闹”的季节。为了更好地传达中央区“活着的热闹”的魅力,我想明年也作为观光协会特派员继续精进。

 

 

从大楼解读50年前的构想-旧・电通总公司大厦

[常春藤] 2018年12月1日12:00

从中央区政府(筑地1-1)开始,沿着首都高速公路向汐留方向走去。... 在“祝桥”的旁边,总觉得能看到一座奇怪存在感的大楼

sbt_1811_1.JPG

这座大楼的叫法有很多,但在“旧・电通总公司大楼”(筑地1-11)
正如其名,广告代理店“电通”先生在2002年搬到汐留之前,总公司都设在了这座建筑物
竣工于1967年,由日本代表性建筑师丹下健三率领的“丹下健三·城市·建筑设计研究所”设计。

 
这座大楼实际上是一座宏伟构想的一部分的大楼
丹下健三先生在这座大楼竣工前3年的1964年制定了“筑地再开发计划”的基本计划。

 
<参考>筑地再开发计划的形象

https://www.tangeweb.com/works/works_no-32/
(飞到丹下城市建筑设计公司的主页)

 
筑地再开发计划是将大规模的建筑物连接起来,建设一个系统般的城市的宏大构想
各个建筑物的构造是,根据需要,建筑物无论是高度方向还是横向都可以自由地不断地延伸
(顺便说一下,丹下老师提出了以更大规模的城市向海上延伸的“东京计划1960”的构想,这也很有名。)

 
旧・电通总公司大楼最初是以成为这个宏伟系统的一部分为设想而计划的。
由于建设费的关系等原因设计发生了变更,实际建设的和当初的计划稍有不同,但是
从建筑物的侧面来看,可以看出筑地再开发计划中看到的“不断延伸”的性质被表现出来
(请看下面的照片!)

 
sbt_1811_2a.jpg

 


sbt_1811_2b.jpg

 
① 窗户少、无机质的墙壁,而不是建筑物的“表面”,而是中途的“断面”。

梁稍微飞出来了一点,看起来很长。
③ 窗框在一个单位的一半处被截断了!

 
这样看的话,建筑物看起来真的会增殖,很有趣呢。

 
sbt_1811_3.JPG

 
虽然是这样的旧·电通总公司大楼,但是其特征是大量使用混凝土和金属等材料,以及追求功能性的工业产品。 然后,一楼部分没有墙壁和柱子的空间,可以看出法国巨匠卢·科尔布杰的“从地面解放建筑”思想的影响。这些都是在“现代主义建筑”中看到的特征。

 
另外,这座大楼也是首次适用“特定街区”制度的事例之一。
...在那之前,日本的大城市除了微小的例外,建筑物的高度限制在31米(约一百尺)以内,但是在建筑技术的进展和高度经济成长的背景下,要求废除高度限制,只有在市区内才能独自设定高度等的“特定街区”制度于1961年创立,日本第一座超高层建筑“霞关大楼”的诞生”。而且,旧・电通总公司大楼是和霞关大厦同一天被指定为特定街区的第一号案件中的一个
高约60米,现在在东京并不是罕见的高度,但是竣工当时是象征着日本急速成长和东京市区高层化的存在吧。

 

像这样,现在传达当时的建筑思潮和社会形势的“旧・电通总公司大楼”,现在已经变成了空大楼,近期也听到了计划重建的传言。

如果想去缅怀50年前的空气感的话,就在现在。

 

 

机场里有日本桥!? ——“鸽子日本桥”

[常春藤] 2018年10月31日09:00

你好!
今天,我想从中央区飞出来,从东京国际机场(羽田机场)送到。

在这个“中央区观光特派员博客”上,原则上会发布有关中央区的信息,但是
为什么要提到大田区的羽田机场?

那是因为羽田机场中有一个日本桥的复制品,是中央区的身份之一
它的名字也是“鸽子日本桥”。它位于2010年开始使用的国际航站楼中。

乘坐电车、单轨电车、巴士到达国际航站楼,到3楼的出发大厅,
在左边最里面的方向可以看到类似的东西。乘坐自动扶梯上到4楼,朝着那个方向前进的话......

 

sbt_1810_1.JPG
可以看到“鸽子日本桥”。桥下放着桌子和椅子,是休息场所。
虽说是日本桥的复制品,但并不是现在架设的石造日本桥,而是以江户末期、19世纪前半期的木造日本桥为原型,使用了吉野产的丝柏。(顺便说一下,江户末期的日本桥似乎使用了丝柏和榉树)
宽度和长度以约一半的尺寸(4m×25m)再现。

 

sbt_1810_2.JPG
您可以使用楼梯或电梯上桥。
还放着木制的灯笼,在现代设计的终点站大楼中,营造了和风的氛围。

 

sbt_1810_3.JPG
“过去和现在都是日本桥”...作为中央区观光特派员,我想铭记在心。

 

sbt_1810_6.JPG
桥的一侧是墙壁,显示着巨大的“江户图屏风”的复制品。
描绘了成立时期江户的主要街道,其中有“日本桥”、“京桥、新桥周边”、“八丁堀、筑地周边”等现在中央区的街道也有很多登场。
照片是“日本桥”的一部分。

 

sbt_1810_4.JPG
“江户图屏风”的相反侧视野很好,可以眺望国际航线终点站大楼的出发大厅。
当然,这与从实际的日本桥看到的风景相差很大...笑、
总觉得能感受到穿越时空的感觉!

 

sbt_1810_5.JPG
另外,像洋葱一样形状的“拟宝珠”和支撑它的“宝珠柱”实际尺寸再现。

顺便说一下,从出发大厅去“羽田日本桥”的途中被称为“江户小路”
这是一个以江户时代街道为印象的购物区

 

sbt_1810_7.JPG
那么,除了这次介绍的“羽田日本桥”之外,墨田区的“江户东京博物馆”也有江户时代的日本桥的复制品,但是长度只有一半的再现...
实际的日本桥的规模,果然只能在当地体验!

从羽田机场到日本桥,乘坐京急线-都营浅草线的直达电车,不用换乘就可以到达。
在“弹跳日本桥”体验江户时代日本桥的质感,用“江户图屏风”缅怀江户时代中央区的景观,然后站在日本桥上看看...这样的旅行也许也很有趣!

 

 

参观筑地市场的金枪鱼比赛!

[常春藤] 2018年9月30日12:00

你好!今天,我想报告筑地市场最后的金枪鱼比赛参观的情况!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位于中央区筑地的东京都中央批发市场筑地市场,今年10月6日最后关闭,其功能转移到江东区的丰洲市场。
其中,近年来以外国游客为中心很受欢迎的金枪鱼比赛的参观,9月15日结束了。
因为想在闭场前去参观一次,所以9月15日听到了最后的消息,就赶来了。
 

sbt_1809_1.jpg
那么,金枪鱼比赛参观在上午6点左右分成两个小组进行,参观受理时间是上午5点
因为不是事先预约制,所以想要参观的话需要从早上5点前开始排队,相当辛
但是,这一天我开始排队的是前一天14日晚上23点!・・也就是说,其实14号早上想去参观,所以早上4点左右去拜访了,但是那天因为“早上2点排队的人达到了定员,所以结束了受理”,所以挑战失败了。“最后一天会在日期变更的时候结束吧...!”这样的论着。
我进队的时候,已经有20人左右的人排队了。下雨的时候,打着伞一直等着。
 

sbt_1809_2.JPG
日期变了不久之后,排队的人变多了,所以开始受理,让我去了设施的房间里。
在那之后,在体育坐着等着,度过了夜晚。虽然能避雨真是太好了,但是锻炼得很好
大概是上午4点吧,批发的人来说明筑地市场的金枪鱼比赛。因为外国人比较多,所以说明用英语。英语的问题也用英语回答了,做出了很好的对应!
 

然后早上六点前终于从房间出发了。一出去,就完全变亮了。
 

sbt_1809_4.JPG
进入竞赛场的建筑物中,终于等到了参观了。
在同一个空间里,可以近距离看到冷冻的金枪鱼们排成一排的样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买主们纷纷聚集起来。
 

sbt_1809_5.JPG
在各自的金枪鱼上可以看到圆锥形的东西,这是为了确认金枪鱼的质量而将尾巴部分切掉的东西,买主们用镰刀削这个部分的身体拿在手上,或者用手电筒照亮,确认质量。
 

sbt_1809_6.JPG
过了6点,卖方一响钟就开始竞争,会场里到处都能听到叫价格的声音因为用手指表示价格,竞争不断进行,作为参观的普通人来说是跟不上的,但是体验到了独特的氛围
 

听说,迁移地的丰洲市场也会进行金枪鱼的拍卖参观。但是,好像设置了参观者专用的通道和空间,安全的问题很少,另一方面也不能否认会从外面参观。能在筑地参观竞赛场的“从中”是非常珍贵的体验!
 

sbt_1809_8.JPG
那么,筑地市场马上就要关门了,筑地的街道今后也应该能乐在其中!我是这么认为的。
筑地市场周围形成的筑地场外市场今后也会保留在现在的位置,反而加上“筑地鱼河岸”来升级。不仅是买主们进货的场所,我想这也是向来观光的人们传达日本饮食文化的据点。(照片是筑地场外市场的样子)
而且,筑地的街道除了市场以外还有很多值得一看的地方。古代印度样式和日本的寺院建筑样式相融合的独特正殿令人印象深刻的筑地本愿寺,到处残留的战前的木造建筑,明石町有基督教相关的许多史迹......等,今后也会关注拥有各种各样面孔的筑地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