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区观光协会官方博客

中央区观光协会特派员博客

通过中央区观光协会实施的“中央区观光检定”,介绍了注册特派员的观光志愿者成员在中央区的“时令”信息。

执笔者一览

>>关于这个博客

最近的博客文章

去拜访“摄津国”田蓑神社

[wienerhorn] 2019年2月20日12:00

田蓑神社鸟居.jpg

德川家康从大阪的佃邀请到江户的渔民们建造的佃岛。之后,除了佃岛的各位也为明历大火(1657)后的筑地本愿寺的营造做出贡献之外,在了解中央区历史的基础上,佃岛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我也作为特派员之一,认为应该把佃岛的根源铭记在眼里,所以去大阪出差的时候去拜访了西淀川区的佃。
从梅田乘坐阪神电车的各站停车,在千船车站下车。安静的街道的一角,有田蓑神社。虽然是不大的院内,但是一踏进去,就可以知道是受地域喜爱的重要宫殿。

 

东照宫.jpg

听说德川家康的东照宫在院内,除此之外还供奉着“金比罗宫”(金比罗)、“七重之社”(伊势)、“稻生社”(稻荷)等。

  

与佃渔民有渊源的地方.jpg

与中央区有密切关系的“与佃渔民有渊源的地方”碑。也有记载了和家康的关系、住吉神社的由来等的说明板。关于大阪市立佃小学和中央区立佃岛小学的交流也有说明。

 

零米地带.jpg

顺便说一下,这个地方位于零米地带,鸟居旁边有“海拔-0.8米”的标识。位于混凝土堤防保护的低平地上。在缅怀历史的同时,再次感受到了防汛灾的重要性。

 

 

 

穿过胜时桥的Crossing Kachidokihashi Bridge

[HK] 2019年2月18日09:00

 

晴朗的日子散步。从筑地方向开始胜时桥。

A sunny day walk. Kachidokihashi Bridge from Tsukiji district. 
 
IMG_1165.jpgIMG_1166.jpg 

往上看就是这样的感觉。 

Looking up.  

IMG_1167.jpg

 

清楚地知道是开着ha字形的浮雕。

By looking at the rerief, can imagine how the bridge used to open in old days. 

IMG_1169.jpg 

然后从胜时方面开始。 

A view from Kachidoki district. 

IMG_1173.jpg

 

 

 

与中央区有渊源的文学家们

[凑子] 2019年2月13日18:00

你好,我是凑子。

明治维新后,以我们的中央区为舞台,孕育了近代文学。银座砖街上不断诞生报社,信息产业发达起来。另外,很多文化人访问了中央区,在小说、戏曲等各种各样的作品中,描绘了中央区的情景。

今天,我们调查了与中央区有着很深渊源的文学家们。


bunmapm.png


bun01m.png

北村透谷

1868年-明治27年(1868-1894)

文艺评论家、诗人。出生于小田原。1880年(1880年),来到京桥区弥左卫门町(现在的中央区银座四丁目)。编入泰明小学。参与以银座为舞台的自由民权运动。1889年(1889年)发表了《楚囚之诗》、《莲菜曲》。参加了“文学界”的创立,发表了“内部生命论”等许多评论。


bun02m.png

岛崎藤村

1872年-昭和18年(1872-1943)

诗人、小说家。出生于长野县的村长家。1881年(1881年),来到京桥区枪屋町(现在的中央区银座四丁目)。在泰明小学学习,明治学院毕业。通过“文学界”的活动了解了北村透谷,受到了很深的影响。1907年(1907年)到第二年,在海水馆(现在的中央区佃三丁目)执笔了《春》,代表作《黎明前》在筑地小剧场上演。


bun03m.png

芥川龙之介()

1892年-昭和2年(1892-1927)

小说家。出生于京桥区入船町八丁目(现在的中央区明石町)的牛奶牧场。出生后不久,他搬到本所区母亲的老家。东京帝国大学英文专业毕业。进入夏目漱石的门下,成为第3次、4次“新思潮”的同人。代表作有《罗生门》、《鼻子》、《地狱之线》、《河童》等。



bun04m.png

郡虎彦

1890年-大正13年(1890-1924)

剧作家。出生于京桥区南八丁堀三丁目(现中央区凑一丁目)。从学习院进入东京帝国大学英文科,中途退学。“白桦”同人。1913年(1913年),“道成寺”将在自由剧场上演。赴欧,执笔《铁轮》、《义朝记》。在伦敦上演并获得好评。


bun05m.png

川端茅舍

1897年-昭和16年(1897-1941)

俳人。出生于日本桥区蛎壳町二丁目(现中央区日本桥人形町二丁目)。立志成为画家,师从岸田刘生。由于病弱,专心于俳句,师从高浜虚子。“小杜鹃”同人。俳句集里有《川端茅舍句集》、《华严》、《白痴》。


bun06m.png

山岸荷叶

1876年-昭和20年(1876-1945)

小说家。出生于日本桥区通油町(现日本桥大传马町)。进入东京专门学校(早稻田大学的前身),师从坪内逍遥。后来进入尾崎红叶之门。“砚友社”同人。发表了以批发街和艺妓屋街等出生成长的街道为题材的“日本桥文学”。“奉公始”、“当代手代气质”等。之后,他在读卖新闻社担任剧评负责人。


bun07m.png

长谷川时雨

1879年-昭和16年(1879-1941)

歌舞伎编剧、评传作家、小说家、随笔家。出生于日本桥区通油町(现日本桥大传马町)。1905年(1905年),以《海潮音》出道。在女性的评传中建立了自己的地位。1933年(1933年),发行了杂志《辉克》,向世间输送了许多女性作家和评论家。随笔中以《旧闻日本桥》为代表作。


bun08m.png

长谷川加奈女

1886年-昭和44年(1887-1969)

俳人。出生于日本桥区本石町(现日本桥二丁目)。支持丈夫富田谐三(长谷川零余子)的主持杂志《枯野》。师从高浜虚子。1930年(1930年)创刊了《水明》,成为女性俳人的先导。俳句集里有《雨月》、《湖笛》,随笔里有《小雪》、《雪き》等。


bun09m.png

谷崎润一郎

1886年-昭和40年(1886-1965)

出生于日本桥区蛎壳町(现中央区日本桥人形町一丁目)。在坂本小学学习。耽美派的《刺青》、《痴人的爱》、《春琴抄》等作品是代表作。此外,还发表了自然主义文学、“源氏物语”的现代语翻译等。战后发表的《细雪》被认为是谷崎文学的极致。


bun10m.png

立原道造

1914年-昭和14年(1914-1939)

诗人。建筑师。出生于日本桥区橘町三丁目(现中央区日本桥久松町)。在久松小学学习,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10多岁的时候喜欢短歌,受到堀辰雄的影响。参加诗志《四季》的创刊。发表诗集《靠近萱草》、《晓与夕之诗》。获得第一届中原中也奖。


bun12m.jpg在中央区出生成长,代表时代的文学家们。

开创时代的文学活动,以中央区为据点展开自不必说,各自的文学家在中央区中联系着也很感兴趣。

另外,以中央区为舞台诞生了很多作品,故事中还活着当时城市的样子,现在传达了那个情景。那不仅限于小说和戏曲,在电影作品中也留下了很多。

(照片是建在泰明小学的“北村透谷・岛崎藤村纪念碑”以及银座的柳二世)


中央区观光协会特派员凑子

sign200.png

第34号2019年2月11日

 

 

冻住的佃公园

[萨姆] 2019年2月13日10:00

DSC08638ELS'.jpgDSC08623RRS'G.jpg 关东地区在三连休的第一天的2月9日,受强冷空气和低气压的影响,沿岸地区和内陆的一部分地区出现了雪的样子,在市中心上午6点过后地面变得微微白,观测到了不足1cm的微小积雪。

市中心的积雪是本季第一次。

早上的最低气温是-0.5°C,中午也严格降到了0.3°C。

北风吹拂,白天也亲身感受到冰点以下的寒冷。

佃公园的树木也淡薄了。

周围一片充满幻想的气氛,水鸟来到池塘里,溅起水花的样子给人一种冷淡的印象。

 

 

石川岛公园雪

[皐月的鲤鱼飘流] 2019年2月12日18:00

到了2月,前几天也有气温超过15度的日子,但是这一天(2/9)就像看到的那样下雪。早上几乎没有下雪。 根据前一天的预报,东京也要注意积雪,到了中午就开始下雪,正如所见石川岛公园·新川公园是一瞬间的雪景。

 

佃・石川岛雪2.JPG

<<<正面是石川岛公园微薄积了雪 >>>

 

佃・石川岛雪4.JPG

<<<<<今天看不到正在右边施工的永代桥前面的天空树 >>>

 

这是从今年观光检定问题的中央大桥·佃侧看到的新川公园的风景。 从这个中央大桥到新川公园的地方有河津樱,昨天看的地方花蕾正在膨胀。

寒冷的天气还在持续,我想本月下旬或3月初开始开花,那时候会在博客上投稿。

 

 

增设胜时车站站台!

[wienerhorn] 2019年2月12日12:00

胜时IMG_7124.jpg都营大江户线胜时站的站台被增设,从2019年2月11日(星期一)开始使用。
根据东京都的发表,2000年开业时,1天的上下车客人约3万人,到了2017年增加到了约10万人。为了消除由此产生的混乱,除了以往1面2线的站台之外,还新设了1面,是按方向分开的2面2线。新设的站台是开往大门方向的专用站台。
车站设施的改良工程今后也将继续,最终的完成预定在2020年第一季度。
包括时差上班等软件对策在内,通过经营者和利用者双方的努力,可以缓和上下班高峰就好了。

 

 
<<上一页 12345678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