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者一览
>>关于这个博客
最近的博客文章
|
[卷渕彰/写乐]
2010年7月23日08:30
沿着八重洲大道向北走,有一条“养珠院大道”(照片上左)。从八重洲第一丁目的外堀大道到日本桥三丁目的昭和大道前的东西连接着。路标很少,是一条容易看错的路。其由来在“於满稻荷神社”(照片上右)。因为供奉着家康的侧室·万,院号是养珠院,所以2004年(2004年)中央区道被命名为路爱称。
万人(1577-1653)是家康的十儿子纪伊德川家开山鼻祖德川赖宣和十一儿子水户德川家开山鼻祖德川赖房的生母。与尾张德川家一起成为御三家。根据该神社的由来书,“养珠院世世代代信仰日莲宗,在日本桥附近进行神佛捐赠的物资筹措,对其遗德寄恩的商人们建立了这个稻荷社”。
在江户时期的古地图上,可以知道这个神社存在于上槙町(现八重洲一丁目)。草分名主的桧物町的南邻元祖下町一带。现在的於满稻荷是在大楼旁重建的,是一个人终于能进入的狭窄的地方,但是面向旧江户城(皇居)方向好像是怀念过去。
与这万人有渊源的寺庙涩谷区千驮谷在。在日莲宗的法运山仙寿院,赤坂的纪伊德川宅邸于1644年(1644年)迁移到现在所在地开山。根据该院的沿革,根据万人的发愿,纪伊德川家、伊予西条松平家在江户的菩提寺祈祷所是10万石的寺格。在壮大的堂宇和庭园中,《江户名胜图会》中写着“新日暮里”,“和谷中日暮里很相似,十分美观,弥生时代烂漫的花盛开的鲜花盛开的群众”。
这里竟然有人和车从墓地正下方通过。1964年(1964年),由于东京奥运会道路扩建工程,墓地被截取,为了将墓地原封不动地发挥作用,将其下部挖开,做成了一条通透的隧道,然后改葬在了上面。这条隧道是“千驮谷隧道”,也被称为“心灵景点”(照片下左)。现在的正殿(照片下右)是1965年(1965年)重建的,屋顶上闪耀着象征由来的德川葵的花纹。
【百合海鸥】
2010年7月15日13:00
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1929年(1929年)竣工......在地上7层、地下2层。
这是为了能忍受关东大地震两倍大小的地震而建造的。
本馆现在中央三井信托银行营业,地下现在还健在,当时作为东洋第一的金库而设置的金库。
下面为大家介绍豪华的保险柜。
阿梅里鸭斯勒公司制作
金库的圆形门直径......250cm厚......55cm 重量......是50吨的特殊钢。
膨胀率大的合金钢被组装成三明治状,以防备火灾。
据说当时搬入时,为了限制重量,日本桥(当时是木造)上的搬运许可没有下来,用船运运到新常盘桥那边卸货后运到深夜三井本馆。
上述两张照片在说明情况的基础上,得到了银行的许可在场监督下进行了拍摄。
感谢您的好意。
外墙是科林特式大列柱的顶部。
阿肯萨斯图案
是6、7月开着白色、淡红色花朵的多年生草本的灌木。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
古希腊和罗马的科林特式建筑,是为了装饰柱头部分而设计的。
[萨姆]
2010年7月15日08:30
每年7月13日开始举行3天的佃岛盂兰盆舞也被称为“念佛舞”。江户时期浜町的本愿寺别院被移建到明历的大火后筑地,与之相关的佃岛的门徒在1680年(1680年)为了完成而安慰祖先的灵魂,这就是开始。
在江户市内巡游,接受布施将其供奉在筑地本愿寺,据说自1831年被禁止以来,只在岛内举行。
与现代一般的盂兰盆舞相比,盂兰盆节歌带有单调的鼓声和哀调。
战后佃岛盂兰盆舞保存会成立,继承了传统,1976年被指定为东京都无形文化财产。
参拜了南无阿弥陀佛挂轴的祭坛后,配合吟咏“秋之七草”的歌,最后以南无阿弥陀佛结束的数歌等,围着设置在“渡场大道”的橹继续跳舞。
在最后一天,也有扮装跳舞的人。
[与太朗]
2010年7月13日15:00
到了7月。7月出生去世的谷崎润一郎写道,作为小说家,自己完成的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年时代的环境。于是,我单手拿着文豪70岁时的著作《幼年时代》,在经历了幼年期、少年期的牡壳町·茅场町附近试着走了一下。
诞生地谷崎活版所
谷崎于1886年(1886年)7月24日出生于日本桥区牡壳町二丁目十四番地、谷崎家繁荣一代的“伟大的祖父”久右卫门家。(说起7月24日,很意外的是出生于同一中央区的文豪芥川龙之介的忌日,河童忌日。) 被称为“谷崎活版所”的严谷一六(小波之父,被称为明治三笔)的隶书招牌上挂着黑漆喰土藏造之家的藏席,这一年创纪录的酷暑,又诞生了炎热的时期。现在的地址是日本桥人形町1-7-
10、在人形町街向西折断的“玉ひで”并排有“诞生之地”的碑,应该有很多人都知道吧。 [照片上]
当时,人形町街的拐角是画草纸店的清水屋,润一郎少年像年长者、月耕、清亲等每天都目光炯炯地看着。出生地斜向的东侧一带排列着矢场(杨弓店)。玉秀(现玉ひか)的皱纹一直以“东京风清淡、柔软美味的鸡”来订购。水天宫和大观音成为了适合孩子的游乐场。
南茅场町的第一家
1891年,一家搬到了浜町,但是在那里不久,而且搬到了南茅场町的四十五号(现在的日本桥茅场町1-4附近)[照片右上],离日枝神社和药师堂不到一丁。从这里开始短时间去过灵岸桥的蒟蒻岛的小岸幼儿园,第二年1892年9月进入阪本小学(照片右中)。
“药师
的地内”由南至天满宫、翁稻荷、
浅间神社、神乐堂、
日枝神
社、药师堂、
有阎魔堂、大师堂等,
(这些寺社现在一直变窄,也没有痕迹)糖果店、粗点心店、粉屋等露天商贩,总是聚集着孩子们。
日枝神社表示,“因为是旅行所,所以每隔一年的六月十五日,除了有盛大的祭礼外,还是悄悄的”,上个月举行的神幸祭热闹的[照片右下]
和以前没什么区别。
另外,药师堂至今还残留着釜七天水钵是天保的作品,所以润一郎少年当时也看到过吧。
阪本小学
从小谷崎就“因为对人形町附近特别感到亲切,所以说到小学......只考虑有马学校”,但是在24岁的作品《少年》中,主人公被认为是作者的主人公从牡壳町二丁目的家到有马学校上学。(东华小创立于1901年,尚未成立。)但是,从南茅场町的家里,阪本小在“原来如此”“很近的地方”。从第二学期开始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没有撒娇的意气就落榜了,之后老师也很好,才能不断开花。阪本小学和终生的朋友笹沼源之助是同级的。他是东京中华料理的始祖——偕乐园的遗迹。(偕乐园现在
的日本桥茅场町2-10左右。 [照片左上] )在阪本小正门前的新场桥([照片左中]当时的桥比现在更靠北),被美少年爱好的萨摩军人绑架到马场前门也是重做一年级的时候。 [虽然是蛇足,但是在出生地的说明板上,因为阪本小学入学后辗转住所,所以可能会被误解为是从牡壳町出生的。]
南茅场町的第二次家
由于没有商才的父亲的事业不振,一家搬到了牡壳町一丁目米屋町后面的父亲的店,再被没落,引入了南茅场町五十六番地、明德稻荷(和现在的地方不同)的胡同里。是1894年。这里是小时候度过最多岁月的地方,后来“变成了电车路。”虽然很叹息,但是应该是现在的茅场町第一丁目的十字路口附近。([照片左下]是现在的明德稻荷)
在明德稻荷的神乐堂,每月8日晚上都会举行茶番狂言,从充满热情的详细回忆中可以感受到歌舞伎等对谷崎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铠甲桥
来到南茅场町后,也被母亲和老奶奶带着每天过铠甲桥,去本家(活版所)玩,去洗澡。
铠甲桥在1872年架设了木桥,没有铠甲的交付,1888年取代了钢制的桁架桥。“那个时候是市内不多的铁桥之一”“恢复往昔,在桥的中途停下来,眺望日本桥川的水流”“上流的兜町岸边的涩泽邸的像伽说唱一样的建筑物,总是以不可思议的心情厌倦地注视着”。现在的桥是1957年架设的。 【照片下】井上安治的版画中的涩泽邸的位置现在建有日证馆大楼。(此外,茅场桥是1929年的创架。)
谷崎对后年不断变化的东京感到慨叹,说已经不认为是自己的故乡了,倒不如说感觉在京都大阪的旧市区发现了忘记的故乡,但是到了70岁,他作为文学基础的幼年时期在《幼年时代》中热情地再现了。从那之后过了50多年的岁月,几乎没有留下来的东西,但是明治20~30年代,在作者的兴奋引导下,明治时代的东京一直走着,看到了暂时快乐的梦想。
[又是蛇足,芥川龙之介的墓在染井的慈眼寺。这里是谷崎家的菩提寺,京都法然院的墓地润一郎也被分骨了。有时两个人享受着生前文学争论的延续吗?]
[梅尼思・奥萨]
2010年7月6日08:30
7月3日(星期六)10点开始参观了滨离宫恩赐公园内的“松之茶馆”的复原工程。大约有20人参加了。
东京都建设局东部公园绿地事务所、文化财产建筑物保存技术协会、乡建设方面进行了说明。
现在建筑物的骨架已经完成,向我们说明了屋顶的木瓦葺工程等。
柱子材料是栂,有漂亮的木纹,为了在日本国内找到这么多的品质,很辛苦。基石是丝柏。
屋顶的构造是歇山顶,木瓦葺
换了地方表演了木瓦葺(材料是蓝点马鲛)。我们参观的人也给我打了竹钉,因为没有这样的机会是做不到的事情,所以获得了非常好的经验。可以看到照片的竹钉工具也是特殊的。
这是连接两根柱子的方法。我尝试了在接触的状态下如何分成两个部分,但是不知道。实际分解后才知道,真的做得很好。我被日本工匠的技术吓到了。
下面的照片也配合江户时代奠基石的形状加工了基础。像这样到处都能看到工匠的技艺。
另外,根据现在的建筑基准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抗震加固。虽然做出来了就看不到了,但是能看到这样的办法也是很好的经验。
墙面的钢骨加固
据说粗松梁的强度足够,但是有条理。
虽然参观了1个小时左右,但是对缩短时间不够感兴趣,是很有趣的参观。听说今年11月完成,现在开始期待能完成。如果还有这样的参观会的话,我一定会参加的。
[坡上的猫]
2010年7月6日08:30
各地夏季全国高中棒球选手权大会的地方预选赛开始了。
在在意故乡母校和强校的结果的这个时期,推荐的景点是佃的新闻艺术沙龙。
新闻艺术沙龙是共同通信社在该公司的研修、交流中心的一楼作为社会开放的文化设施开设的空间,谁都可以使用。
地址:中央区佃2-1-3(从有乐町线/大江户线月岛站4号出口步行10分钟)
开馆时间:上午10点~下午5点
休馆日周日、周一、节假日、年末年初、旧盂兰盆节期间
从入口延伸的墙壁上排列着,传达历史历程的各种照片
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国内外最新的新闻,还可以看到记录了至今为止历史的珍贵照片和影像。说起新闻通信社的设施,虽然有点紧张,但是请求许可拍照的时候,工作人员非常亲切地为我介绍了。
中岛先生,谢谢!
新闻像博物馆的艺术作品一样展示着
眺望隅田川,明亮宽广的阅览空间
正如文章开头所写的那样,这个时期特别令人高兴的是排成一排的全国报纸。
虽说是网络时代,但作为纸派的我来说,报纸还是想双手张开看。
地方预选赛第1轮比赛的经过信息,各校选手的小故事等,
只有当地报纸的细致采访。而且,不仅仅是高中棒球,全国报纸也没有刊登
本地的新闻,意外的作者在意外的地域的报纸上连载的小说等等,
地方报纸的魅力十足。
7张美丽的在京纸,49张地方报纸。今天去哪儿呢?
可以触摸面板,在画面上比较各地区的报纸版面设计
在被高层集合住宅大楼包围的佃一角的玻璃建筑里,凝聚着从日本各地到世界各国,还有从过去到现在的各种各样的新闻,稍微感到自豪。
|
链接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