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者一览
>>关于这个博客
最近的博客文章
|
[海舟]
2009年8月31日18:30
日本桥兜町是以东京证券交易所为首的银行、证券公司集中的日本金融界的麦加。在那幅画中,有大银行瑞穗银行的兜町分店。 “银行发祥地”的铭牌在建筑物的墙面上贴着。
沿着瑞穗银行的源泉,(第一劝业银行⇒第一银行⇒帝国银行⇒追溯到第一国立银行)第一国立银行成为原点。
第一国立银行是以三井组、小野组的资金为主要原材料,由明治时期代表产业界的实业家涩泽荣一(1840年~昭和6年)于1873年6月根据国立银行条例(1872年制定)参与创立的日本第一家银行。
1869年,涩泽荣一接受了向新政府出仕、大藏省租税正任命的辞令,鉴于原幕臣的经历等,决定辞退,为了直接传达自己的意思,当时的大藏省的实力者 我访问了大藏大辅、大隈重信(1838年~大正11年)筑地的私宅。 但是,赞同年轻大隈对新国家形成的强烈参与请求和热情,接受了入省。 在省内,长达3年半,参与了制定国立银行条例等多种政策的制定,围绕预算编制问题,主要原因是与成为第3代大藏卿的大久保利通(1830年~明治11年)率领的首脑部的意见对立,1873年5月下野。
退官后,作为一个民间人士在实业界,参与了众多公司、团体的设立,为日本经济界发展打下基础,之后年作为社会事业家也活跃着,到1916年引退为止,将持续40年以上的第一国立银行(卸任时为第一银行)的行长。
涩泽荣一在近代日本国家的形成和推进中作为指导者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卷渕彰/写乐]
2009年8月27日11:31
一石桥南诘西侧有一个“迷路的石标”,正面下部刻有“不”形状的水平点标志(照片的箭头・丸印部)。虽然照片很难看到,但是实物可以清楚地读取,请确认。
这被称为“几号水平点”,在1876年(1876年)左右内务省实施的英国式测量点上,由于标识的形状与桌子相似,所以被认为是“桌子=几”。另外,从其形状来看,也被称为不号水平点。
当时的水平点除了独立的标石以外,在永久性的建筑物或石块等上,刻上了类似“不”字的标志。据说测量是在那个横棒部分用测量器具测量海拔的。在英语中被称为“Benchmark”。基准点是灵严岛水位标为零米。
据说这些标识设置在各个地方,之后测量方式发生了变更,不再使用了。然而,至今仍保留着一些历史的痕迹。众所周知的地方是港区国道15号线第一京浜、高轮大木户石垣遗址的道路侧和下部。因为那里不出马路就看不到,所以需要注意通行的汽车。
这个“迷路的石标”是
据说1857年(1857年),日本桥西河岸町的町人在东京都指定文化遗产建造。柱子的正面刻着“满よひ子之志”,右侧刻着“志ら方”,左侧刻着“たつぬる方”,上部有凹陷处。在洼处贴上写有迷路儿童和询问人特征的纸,告知了询问人,也就是说留言板。这说明了人来人往,是人群聚集的地方。类似的是汤岛天神有“奇缘冰人石”。
碑所建的现在所在地附近是战后填埋的外壕缘,以前建在南诘东侧,据说是为了高速公路工程而移设的。
石标旁的“一石桥的柱子”是中央区民文化财产,1922年(1922年)建造,作为关东大地震中也没有破损的RC(钢筋混凝土)拱桥,是东京都内最古老的柱子,是珍贵的近代文化遗产。
[卷渕彰/写乐]
2009年8月21日09:00
50周年纪念活动“城市步行文化课程”第2次银座路线于8月20日(周四)下午2点开始举行,在好评中结束。此次的实施继第一次之后,由“中央区文化财产支援协会”负责。
照片是在三原小路的参加者们(得到刊登的同意后拍摄的)。
这天,下午3点的气温30°C,湿度60%晴朗,是烈日下,也许是因为有风,心情上稍微松了一口气。聚集在集合场所的数寄屋桥公园的参加者有十几人。参加者大多是中央区民,其中也包括来自其他地区的来访者。马上分成2组转路线。
沿着以前的外壕和现在的千代田区交界的高速公路去区立泰明小学。藤村、透谷的毕业学校,一边眺望着东京都历史建筑的鹤缠绕的校舍,一边前进。胡同里还伫立着一家刻有银座文化历史的老字号酒吧。时尚的林荫大道营造出银座风格的氛围,顺道去啄木碑。虽然咨询公司大楼的面貌发生了变化,但也留下了一些往昔的面貌。相邻的昭和初期的古老大楼正在拆除中,眼前出现了从历史中又消失的身影。
进入银座最长的胡同。途中对3处自动门感到惊讶,前进,不久就到了稻荷神社。在金春大道上,银座砖街遗址等当地有志之士的努力将历史浓缩在一起。从东海道的中央路东侧,芝口御门迹、牵牛花茶馆迹、三十间堀迹等来自江户的话题都不缺。
“在银座喝巴西咖啡”被誉为“银布拉”,越过咖啡店,从商法讲习所遗址走中央路就是以前的尾张町。这里是江户时期三家绸缎商鳞次栉比的地方。从三原小路穿过三十间护城河的三原桥遗迹,前往四丁目背面。在银座的蜜蜂有名的大楼旁边,稻荷先生参拜。
煤气灯大道上虽然是复制品,但是有4座煤气灯,现在也亮着。继煤气之后登场的电灯,中央大街上建有15m的电灯柱,让人真实感受到。明治近代化华丽的中心地,今天变成了海外名牌店在四个角竞争的现代银座的象征。就在附近是“银座发祥地”,这才是银座的原点。在这里结束了约2小时的银座街道漫步。
参加者的感想是“第一次看到的地方很多”、“不知道小道”、“很有趣,很开心”等。最开心的是,在参加者们的协助下,让这个城市的走气氛高涨起来了。我非常感谢和熟悉历史的人的对话等前所未有的理解。
[海舟]
2009年8月20日09:30
筑地市场正门旁边的围墙上有一张说明版。 记载着这个地方是江户时代被称为浴恩园的庭园的由来。 1787年(1787年)开始的宽政改革于1793年(1793年),老中首座 由于将军辅佐的松平定信(1758年~1829年)的卸任而结束了。 1817年(1817年),政策本身由负责推进的遗老们提出。 到现在为止大约持续了24年。石川岛人足寄场、七分积金、学问斟酌等 制度一直持续到幕末。
辞去角色的定信再次从事白河藩的藩政工作,跨越许多困难局面作为名君 确立地位。 1812年(1812年),54岁时,将家督让给了嫡子定永,并在下屋的浴恩园 隐居,号为乐翁。 浴恩园在宽政改革的高潮(1792年),是第11代将军家齐的出身。 从一桥家那里接受,定信自己建造庭园2年后完成,达到了一万七千坪。 江户湾的风光明媚的池泉回游式庭园。 热爱泉水草木,在园内逍遥的同时,还创作了日记、随笔、和歌、绘画等广泛的作品。 编著,享受风雅之路,悠然自得地度过晚年的17年。
1829年(1829年),神田佐久间町起火的大火也波及到筑地周边, 浴恩园全部都会变成灰尘(己丑火灾)。 2个月后,乐翁·松平定信以71年为一期,结束了人生的帷幕。 赠正三位。
【圆顶君】
2009年8月20日09:00
月岛的喀彻曼、黑野富太郎先生一边担任中央区文化财产支援协会的会长,一边围绕区内的小学,愉快地、易懂地讲述着中央区的历史、文化。 上个月也提到了区内的桥,特别是“胜哄桥”的架桥的历史,以及对桥的思念等。本月24日,在京桥筑地小学,我们将讲述九条武子歌碑和森孙右卫门的供养塔净土真宗本愿寺派本愿寺筑地别院(通称筑地本愿寺)的故事。好的孩子们每天都从校舍的窗户仰望着大建筑师伊东忠太的1934年的作品,筑地本愿寺的古代印度建筑样式等有趣的故事被听到。
当然,如果大家对中央区的历史、文化、观光感兴趣,想体验各种各样的东西的话,中央区文化财产支援协会以黑野先生为首,聚集了很多士济的人,请通过区的文化、一生学习课咨询就是这样。
那么,在这个古代印度式建筑物的正殿正面的圆屋顶妻部,可以看到以菩提树的叶子为主题的轮廓,中央是佛教的象征,莲花。另外,正殿里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大象、牛、猴子、鸽子等。其他还有人面还是动物,怪兽,命名为格洛特斯克。这是伊东忠太的木雕,说是从口中露出楼梯扶手的鬼才。
这么说来,位于国立市的一桥大学兼松讲堂是1927年完成的伊东忠太的作品,但是梁和柱子上封存了100只左右不输给水木茂的奇怪动物和怪兽。这里一般不公开,请得到许可后再看。
圆顶君
[卷渕彰/写乐]
2009年8月13日09:30
日本桥兜町有“中央区立阪本小学”(照片上)。因为是1873年(1873年)创立的第一大学区第一中学区第一所学校,所以通称“一、一、一所学校”,历史悠久,而且以谷崎润一郎出身的学校而闻名。旁边是1889年(1889年)开园的“区立坂本町公园”(照片中)。正如您注意到的那样,这里有“阪本”和“坂本”两种标记。
“坂本町”的名字模仿近江国比睿山延历寺的守护神日吉大社的门前町“坂本”。江户末期的画图位于山王御旅所(日枝神社)门前的西侧,也被称为俗称植木店。町名的遗迹是茅场町药师,现在的智泉院境内有1841年(1841)奉纳的天水钵(区民文化财产=照片下),记载着“坂本町”。
“坂本町公园”沿袭了从江户时期开始的历史地名,那么“阪本”是为什么呢。
如您所知,有类似的例子。江户时期是“大坂”,现在是“大阪”。伊势国“松坂”写作三重县“松阪”(地名的正确读法是“松坂”,不浑浊)。
有这样的说法。
1. 因为“坂”倾斜、摔倒,所以不吉利,所以改成了“阪”。
2. “坂”因为“返回土”关系到“消失”,吉利不好,所以以表示“丘、大、多、富、盛”意思的“阜”为基础的“こざとへん”的“阪”被猜中了。
3. “坂”从“士反(武士叛)”改成了“阪”。
――等等。
“坂=吉利不好”似乎是共通点,但是否是制作故事,真伪的程度还不清楚。详细了解的人请告诉我。明治时期以后,“阪”被使用了。不管怎么说,这个地方是可以对比“坂”和“阪”的地方。
顺便说一下,“坂”是常用汉字,是小学3年级时学习的学习汉字。但是,“阪”并不是常用汉字,而是“坂”的异体字,现在正在重新审视中的常用汉字追加候补中,所以“阪本”和“大阪”都终于要大显身手了。
|
链接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