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区观光协会官方博客

中央区观光协会特派员博客

通过中央区观光协会实施的“中央区观光检定”,介绍了注册特派员的观光志愿者成员在中央区的“时令”信息。

执笔者一览

>>关于这个博客

最近的博客文章

筑地市场附近(2)

[CAM] 2016年2月10日14:00

波除稻荷神社

IMG_2719[1].jpg

所在地中央区筑地6-20-37
据说波除稻荷神社的成立是万治年间(1658~61)。当时,在筑地一带填埋时,堤坝屡次被海浪破坏,工程很难进行。有一天,发现了漂浮在海中的稻荷神的像,祭祀了这个的时候,风和海浪都停了,据说工程顺利完成了。“波除”这个尊称也来源于这个传说。
从那以后,作为消灾和航海安全的神,受到人们的深厚信仰,在祭典上有很多狮子头在镇上睡觉,被称为狮子祭。现在三年一次,在六月举行的定期大祭祀,1848年(1848年)制作的狮子头瞄准筑地周边,传达着那个传统。
江户时代,筑地的南侧有尾张德川家的藏屋,神殿前的天水盆是从船上卸货的小扬人们那里供奉的,和狮子头一起被登记为中央区民文化财产。
1994年3月

狮子头和天水钵

IMG_2717.JPG

IMG_2716.JPGIMG_2718.JPG

筑地场外市场(拍摄时间是2月8日下午晚,是春节,但是几乎没有行人。)

IMG_2720.JPG

IMG_2722.JPG

(来自筑地场外市场官方网站“筑地资料馆”)

 现在,被称为场外市场的地区(现在:饮食城市建设协议会),由具有不同历史背景的3个区域构成。一个是筑地六丁目南町会和海幸会的区域(波除神社前到旧小田原桥),江户时代的地图上写着南小田原町第一丁目,据说是筑地填埋以来的町屋。两个是筑地场外市场商店街振兴组合的区域,在本愿寺境内聚集了本寺附属的地中子院(小寺)58个寺的寺町。3个是包括共荣会在内的筑地4丁目西侧的区域,直到明治维新上地为止都是武家宅邸。

 町屋、寺町和武家宅邸......这三个地区在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全部烧毁,在相邻的海军用地上筑地正式开放,以此为契机,场外市场自然形成。当时,人们一边生活一边经营商业,虽然是市场,但是既有钱汤、理发店,也能听到孩子们热闹的声音。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败色变深,食品受到价格控制,疏散的家庭也很多,虽然东京大空袭避免了全部烧毁,但是战争给城市留下了阴影。

 避免了战争漩涡的这个城市的复兴很快,战后一直走向繁荣的道路。不久,本愿寺寺町旧址的商店主们,在1945年成立了一个名为筑地共和会的商店会,开始了自治。这个会是1993年获得法人资格而设立的筑地场外市场商店街的前身。1948年,筑地6丁目南的商店有志成立了海幸会,当初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聚会,随着时代的变迁,作为商业团体的团结也变强了。战后,收购了筑地4丁目十字路口的林医院的建筑物,开始营业的30多家店铺组成了共荣商业协同组合,1988年建立了现在的共荣会大楼。

 像这样,在筑地上刻有各自历史的筑地4丁目町会、筑地6丁目南町会、筑地场外市场商店街(振)、共荣商业协同组合、海幸会5个团体聚集在一起,2006年成立了“筑地食城市建设协议会”。这是为了共同携手发展未来的场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