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月岛散步,可以接触到江户时代末期到明治时期月岛的历史。
月岛是从1887年开始填埋的吧。
下面为大家介绍两个告诉我们这些事情的指示牌。
第一个是在月岛1丁目14附近设置的“佃岛炮台遗迹”的说明版。 在那个说明中,
江户时代末期,位于佃岛南部的这个地方,为了应对外国船只的舶来,建造了海防设施“炮台”。
嘉永6(1853)年6月,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率领4艘军舰来到浦贺,寻求日本开国、贸易港开港等事件为契机。
培里来航2个月后的同年8月,幕府为了应对紧急事态,在品川海域开始建造江户防卫用的台场(炮台),到第二年11月为止的短时间内完成了“第一~第三、第五、第六、御殿山下”的六座(品川台场)。
在佃岛的南部建造炮台是在品川台场建造约10年后的1864年(1864年)。
新设炮台的契机是1863年(1863年)爆发的萨英和1864年四国(英、美、法、兰)联合舰队的下关炮击事件等事件。
幕府为了铺设更加坚固的江户湾防备体制,计划在品川到越中岛之间重新设置海岸炮台,佃岛炮台也作为其中之一而建造。
佃岛炮台的规模根据《东京市史稿》中的《东京通志》记载,“京桥区佃岛南端海中尼亚利。东西凡三拾九间(约70米),南北凡四拾间(约72米),面积凡一千三百七拾坪。元治元年建立了甲子幕府之,到明治为止进行了修理,属于陆军省”。
明治时期,成为陆军省管辖的炮台,1887年(1887年)开始的月岛筑造工程时,以佃岛炮台为基点,月岛第一号填埋地(现在的月岛1~4丁目)被填埋,在施工过程中消失了。
2011年3月(指示牌的设置时间)
另外,从西仲通商店街向胜时方向走的话,有西仲桥,
关于这座桥的更换的报道也很有意思,所以我来介绍一下
现在的西仲桥是在2014年(2014)3月架设的。
架设前的西仲桥于1956年(1956年)架桥,作为桥墩、桥墩的基础,共使用了70根木桩(米松)。
这个木桩在现在的西仲桥架桥的时候,从月岛川取出展示的同时,也作为长椅再利用着。另外,以前西仲桥桥桥的桥台前面的石堆,作为拥壁和栽植圆被再利用。
这样的说明。
从明治时代到昭和时期的大楼的基础和桥的基础上,使用了很多美国国产或者加拿大产的松树。
一边考虑着那样的事,一边坐在再利用的长椅上,享受了月岛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