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区观光协会官方博客

中央区观光协会特派员博客

通过中央区观光协会实施的“中央区观光检定”,介绍了注册特派员的观光志愿者成员在中央区的“时令”信息。

执笔者一览

>>关于这个博客

最近的博客文章

大阪・东京的“日本桥”

[CAM] 2015年7月11日09:00

  池田弥三郎先生说:“大阪也有日本桥,也有京桥......在大阪的情况下,让人思考把它叫做日本鸽子。也就是说,在江户,日本桥不叫日本桥,而是叫日本桥的,原本(东京・日本桥的名字起原)不是“日本”,而是“两本”的旁证。”(56)。

 

 1618年(1618年)架设的东京·日本桥是长约67.8米、宽7.8米的木造桥(《中央区知识百科》118页),与此相对,大阪的日本桥几乎在同一时期的1619年(1619年)由江户幕府架设在道顿堀川。长约40米,宽约7米的木结构桥,和江户的日本桥一样是公仪桥(道顿堀川唯一)。(Wikipedia)另外,正如池田先生所说的那样,在《庆长见闻集》中,虽然记载了1618年架设的桥的大小,但没有记载以前桥的大小(《日本桥私记》92页)。

 

 根据1787年(1787年)的调查,当时的大阪共有12座公仪桥和143座町桥共155座。公仪桥是由幕府管理,由幕府费用进行调换和修理等的桥,作为外观上的区别,公仪桥的情况是青铜制的拟宝珠。 在江户,公仪桥除了悬挂在江户城内外的450个外,市内约120个,共计160到170个。(冈本良一《大阪的历史》;60)

 

 像这样,在1619年(东京架设日本桥的1年后),幕府架设的大阪为数不多的公仪桥,如果从当时开始就被称为“日本桥”的话,在创架(1603年说比较有力)前后的一段时间内,在东京被称为“二本桥”的可能性相当高,是上述的池田的三郎。

 

    另外,作者的学说,池田先生在自己作词的《雨的四季》中,也使用了“二本桥”这个用语,“大阪是日本鸽子,江户是日本鸽子,日本桥是后来的合理解,以前是不是二本桥呢?)基于此,我故意这样做了”。(184)

 

   如上所述,东京、日本桥比大阪的大得多,但东京、日本桥创架的1603年就不用说了,即使是1618年,东京、日本桥附近还没有出现新开地的区域,大阪的道顿堀、堺筋已经完全城市化了应该是。

 

 作为地域名,现在的大阪市·日本桥地区是“江户时代面向纪州街道的一部分堺筋,旅笼和木租宿林立,被称为长町。 1792年(1792年),长町中现在的中央区侧改名为日本桥,1872年(1872年),包括现在的浪速区侧在内,改名为日本桥筋。”(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