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舒庵亭主

筑地本愿寺探访

1617年在现在的中央区横山町附近,作为西本愿寺的别院建立了“浅草御坊”。但是1957年明历大火使浅草御坊烧毁,作为代替地被政府指定的是八丁堀海上。现在的筑地是以佃岛的门徒为中心填埋那里的。不用说,“筑地”是指“填埋地”。之后1679年,别院被重建,被称为“筑地御坊”。当时的建筑面向现在的筑地场外市场,据说门前鼎盛时期有58座小寺院。现在晴海大道和场外市场中也有小寺院,这是当时的遗留下来的。之后,被称为本愿寺筑地别院,2012年开始成为净土真宗本愿寺派(西本愿寺)的直辖寺院。住持是兼门主的关东最大的念佛道场。

 筑地本愿寺探访

在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中,筑地本愿寺消失,以门徒为中心的许多人的力量于1934年重建。现在的建筑设计是东大教授伊东忠太设计的。伊东教授和当时的第22代法主大谷光瑞有着亲密的交往,也参加了大谷探险队的中亚探险。其影响被认为是现在建筑物的外观,“古代印度佛教样式”。

内阵中央安放着本尊的阿弥陀如来像,右边是宗祖亲鸾圣人的御影。右边安放着像圣人传记的御传钞中那样亲鸾圣人被称赞的圣德太子像。本尊的左边悬挂着第23代宗主胜如上人的影子。而且,左边还有七高僧的御影,正如在家门徒日常工作的圣典正信贷所说的那样,亲鸾圣人被尊为老师。

本尊・阿弥陀如来像

本尊・阿弥陀如来像筑地本愿寺探访

宗祖・亲鸾圣人的御影

宗祖・亲鸾圣人的御影筑地本愿寺探访

圣德太子像

圣德太子像筑地本愿寺探访

第23代宗主・胜如上人的御影

第23代宗主・胜如上人的御影筑地本愿寺探访

七高僧御影

七高僧御影筑地本愿寺探访

 

 

院内有与筑地本愿寺有关的人们的纪念碑。为现在的筑地本愿寺的重建做出贡献的九条武子夫人的歌碑、画家酒井抱一的墓、眼科医生土生玄硕的墓、佃岛的门徒代表森孙右卫门供养塔、赤穗义士之间的新六供养塔、陆上交通殉难者追悼之碑、台湾已故者遗骨安放所等。光是一座一座地参观这座纪念碑,回顾历史,就能理解筑地本愿寺和中央区历史的浓厚兴趣。

 

九条武子夫人歌碑

九条武子夫人歌碑筑地本愿寺探访

画家酒井抱一的墓

画家酒井抱一的墓筑地本愿寺探访

眼科医生土生玄硕的墓

眼科医生土生玄硕的墓筑地本愿寺探访

佃之门徒代表森孙右卫门供养塔

佃之门徒代表森孙右卫门供养塔筑地本愿寺探访

赤穗义士・间新六的供养塔

赤穗义士・间新六的供养塔筑地本愿寺探访

陆上交通殉难者追悼之碑

陆上交通殉难者追悼之碑筑地本愿寺探访

台湾物故者遗骨安放所

台湾物故者遗骨安放所筑地本愿寺探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