町女都去目黑不动参拜【广重描绘的三个富士冢】

为了准备旅行,凑子从江户市内到目黑不动参拜。
中途迷路了…走着,
到了“别所坂”。
“别所坂”位于东京都目黑区中目黑1丁目和2丁目的交界处,是非常陡的坡道。
是从沿着目黑川相连的台地延伸到谷底的坡道之一。
曾经是从江户市中进入目黑时的捷径。

这附近是歌川广重的《名胜江户百景目黑新富士》中描绘的地方。
“目黑新富士”于1819年(1819年)
在虾夷・千岛列岛探险中驰名的近藤重藏
是在自己的宅邸内建造的。
用三田用水冲走瀑布等非常讲究的构造,
据说每天雇佣了1000人的工夫,花了2个月时间完成了。
现在虽然没有新富士,但是1991年(1991)
据说从这个新富士遗址可以找到地下式遗迹
有了很大的发现。
模仿“富士的胎内洞穴”,
其中安放着大日如来像。
直到昭和初期,这一带被郁郁葱葱的树木包围着,虾虎鱼和芒草丛生。
据说在天气好的早晨,可以眺望富士山。

能看见吗?
凑子去了“别所坂儿童游乐园”。
坡路上的公园,在一个长长的楼梯上,格外高的一角。
据说“目黑新富士”正好在这附近。
现在别所坂的天空,被高个子的大楼包围着。
果然看不到啊…。
公园里残留的3座石碑传达了新富士的面貌。

♪江户宽广而有八百八町
讲得多,八百八讲,
江户旗本八万骑、
江户讲中八万人
江户中期,甚至有这样的说法。
在市内“富士讲”非常流行。
富士山参拜是江户人的梦想。
尽管如此,实际上以富士山为目标,也有时间和金钱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对于女性和老人来说,体力上也很困难。
因此,为了谁都能去富士山参拜而建造的是“富士冢”。
登上小小的富士山,和登上真正的富士山一样有好处。
另外,从山顶可以看到远处的天空中的富士山。
因“富士先生”的爱称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今天在开山的6月1日(旧历)前后,也有很多举办庙会的地区。

凑子的街道,东京都中央区凑也有
有富士冢。
“铁炮洲稻荷神社”的富士冢是
它建于1790年(1790年)。
江户时代的古代以18米的高度而自豪。
有很多参拜的客人,非常热闹。
三代歌川丰国、二代歌川广重
在《江户自引以为豪的三十六兴铁炮洲稻富士参拜》中也有描写。

那个时候,铁炮洲稻荷神社的八丁堀向隅田川注入
在河口附近。
八丁堀在昭和时期被填埋,
龟岛川水门建成后
缅怀这一带曾经是眺望江户凑的河岸地带,也是
虽然很难,但实际上是
现在也好好地,那个痕迹留在了路的尽头。
“稻荷桥”的柱子。
桥的名字,正是从铁炮洲稻荷神社而来的。
描绘的富士冢也正好在这附近。
在画中,在稻荷桥畔,刚刚从富士山参拜回来的孩子们
描绘了喜悦地拿着麦秸工艺品的蛇的样子。
去神社参拜是江户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以铁炮洲稻荷神社为氏神,船松町
(现在的中央区凑、入船、新川一带)是
到昭和时代为止,有开山的庙会。
将画有画的大四角形行灯放在花车上,
据说用紫藤的造花装饰四周,在街上游行。
不管怎么说,驹込富士神社都有供奉“花万度”的风俗。
现在,反复进行修改、搬迁等活动,
5.4米的小巧时尚的富士冢。
从富士山带回的被熔岩覆盖的山体和埋在那里的30座石碑是
在古老的步枪洲,说明了富士讲历史的深度。
那么,广重画的目黑的富士冢还有一个。
“名胜江户百景目黑元不二”。
刚才走过的“新富士”是和这里的“元富士”相呼应而命名的。
从上目黑的旧镰仓街道“镰仓道”向东折,在“目切坂”的山顶上。
富士冢建于1812年(1812年),有12米
据说缘日非常热闹。

现在,在那里看不到原富士的身影。
只在上目黑冰川神社留下几块石碑。
即便如此,大树倒影的坂上,也是
在很久以前,好像在流传着别名“黑暗坂”的遗迹一样,
被不可思议的寂静包围着。
在《名胜江户百景》中描绘的“目黑元不二”和“目黑新富士”
然后在《江户引以为豪的三十六兴》中描绘的“铁炮洲稻穗富士参拜”。
这三个富士冢是
像是在画师们的画儿里喊着一样
这里充满了美丽的景观。
透过树叶的阳光很耀眼…。
凑子吓了一跳。
在稻荷桥的旁边,
今年龟樱也开了吧…。
怀着这样的梦想,在江户的故乡。
是驰骋思慕的小凑子。

真漂亮啊…。
喵、喵、喵…。
♪参考文献“走着就知道的中央区知识百科”中央区观光协会/“绿色散步道”目黑区都市整备部绿与公园课/“目黑之坂”目黑区企划部宣传课1986年/“探访历史”目黑区主页/“中央区民文化财产向导京桥篇”中央区教育委员会2005年/“中央区立乡土天文馆第15回特别展绘画时代的情景~画

中央区观光协会特派员凑子
第242号2025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