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东京正中间ippin堂”之旅,去逛街吧
ー筑地・明石町篇
这次,介绍一下筑地明石町的旅行。
筑地明石町虽然是同一个地区,但是却走在两个不同氛围的街道上。伴随着幕府末期缔结的日美友好通商条约,与外国的贸易开始,筑地作为港口,明石町作为外国人居留地被开市。在时代变迁的混乱中,江户的商业逐渐衰退,明石町开始居住基督教传教士、医生、教师,以圣路加国际医院为首,成立了教会、教会学校。明治时代,这里是充满异国情调的西洋街道。从十字架的塔每天3次,钟里播放着圣歌的旋律。
关东大地震后,筑地位于东京都的中央批发市场。请在隅田川附近享受和洋的街道。
从曾经有土佐藩邸的中央区政府出发
集合在中央区政府正面入口前。这里的地址是中央区筑地1-1-1。从东京地铁线有乐町线“新富町站”1号出口出来就到了。江户时代土佐藩山内家的中屋敷和下屋一直持续到幕末。土佐藩和萨摩藩、长州藩并列为明治维新的最前列。
成立土佐勤王党,提出打倒幕府的武市半平太,成立了萨长同盟,提议大政奉还的坂本龙马在江户的时候也住在这里的土佐藩筑地邸,一边去剑术道场。
筑地外国人居留地的遗迹
走在明石町,还留有煤气路灯的柱子和砖墙的一部分,其中圣路加国际医院用地内的圣路加礼拜堂和创立者,传教医生托伊斯拉纪念馆说明了居留地时代。圣路加教堂是一座新哥特式教堂,作为住院、门诊患者、家人、医院职员和学生的祈祷场所而设立。现在,圣路加国际医院是东京都内屈指可数的综合医院,据说因为有这家医院,所以避免了东京大空袭的轰炸。
天主教筑地教堂
现在的明石町是让人联想到居留地时代的教堂。1874年(1874年)作为仅次于长崎、横滨的基督教会而建设。由于关东大地震中烧毁,1927年(1927年)参考巴黎的圣玛格达雷纳天主堂,以希腊神殿帕特农神庙样式建造。
用地内有铜制的洋钟。1876年(1876年)在法国·伦纳铸造的钟,之后被送到了日本。江户的用途性传教士Lumareshall师命名为“江户的杰努·路易丝”。为了避免战争时期差点作为金属提出,保存着。
学校的发祥地
○晓星学园○立教女学院
○立教学院○女子学院○双叶学院
许多基督教系的学校都在这里开学了。街上各处都设有学校发祥地碑。
庆应义塾和兰学事始
在成为外国人居住地之前,这附近有丰前国(大分县)中津藩奥平家的中屋敷。1858年(1858年)中津藩出身的福泽谕吉接受藩命,在此地开设了兰学塾,之后发展成庆应义塾大学。该碑建于1958年为纪念大学创立一百周年而建。
另外,同藩的藩医兼兰学家的前野良泽,与杉田玄白、中川淳庵、桂川甫周等人聚集在中屋敷,致力于翻译荷兰语的医书《塔海尔·阿纳托米亚》,1774年出版了《解体新书》。《兰学始》中详细记载了当时苦心的样子。1959年建立了一座地碑。
筑地本愿寺
是京都西本愿寺的直辖寺院。当初位于浅草横山町的和尚舍在明历大火(1657年)中被烧毁,之后幕府给予的这片土地在海上,佃岛的门徒们填埋建造了御坊。因为建造了土地,所以被称为“筑地”,这座建筑物是1934年(1934年)根据伊藤忠太的设计模仿古代印度样式建造的。我是国家指定重要文化遗产。本尊是阿弥陀如来立像,院内戴着彩色玻璃,管风琴充满了庄严的气氛。
筑地波除稻荷神社参拜
筑地守护神“波除稻荷神社”。江户初期,筑地一带是一片海。由于海浪的影响,填埋工程极为困难,无论建造多少次堤防都被波浪卷走了,但是把从海中得到的稻荷明神的像做成神殿来祭祀的时候,波浪平息,工程得以进行。
院内还有海的七福神。“扇贝、河豚鱼、便当、虾虾、”名字也很有趣的七位神。
院内有一对以日本最大而自豪的夫妇狮子头。雌的大狮子是牙黑,头上的宝珠中供奉着把紫水晶作为神灵抱着的弁财天像。雄性的狮子头可以拿着写有愿望的纸币从侧面向后旋转,把纸币收起来。我总是在接受“中央区观光检定考试”之前去参拜。请看随云的青龙、随风的白虎等。
今年也举行了时隔4年的“月狮子祭”。
筑地场外市场散步,到综合咨询处“噗哧筑地”
中央批发市场转移到丰洲后,筑地场外市场也充满了活力,很多人都很热闹。中午就到了,肚子也空出来了。一边看场外市场的各种各样的店一边散步,在综合问讯处“噗哧筑地”解散。解散后请在筑地场外市场购物、吃饭等悠闲地度过。
参考资料:・可以走着去的“中央区知识百科”
中央区观光鉴定委员会监修
・ 中央FM“中央区街角素描”
在中央区观光协会,销售招待工作人员为您介绍的街道旅行。
这是您专属的私人旅游,您可以尽情享受。
详细情况,请在这里申请
https://ippin-do.chuocity.tokyo/collections/all_t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