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区观光协会官方博客

中央区观光协会特派员博客

通过中央区观光协会实施的“中央区观光检定”,介绍了注册特派员的观光志愿者成员在中央区的“时令”信息。

执笔者一览

>>关于这个博客

最近的博客文章

日本桥鱼市场发祥地(日本桥・乙姬的广场)

【海苔】 2015年9月19日14:00

你好,我是海苔。

我去了有乙姬像的日本桥鱼市场发祥地。

对岸有日本桥船着场“双十郎河岸”。有在日本桥川航行的游览船。

天气非常好,虽然是非常热的一天,但是码头很热闹。

 

地点在中央区日本桥室町1-8

乙姬像的旁边有日本桥鱼市场发祥地的石碑。

河上架着“日本桥”。

现在的桥是石造两连的拱桥,于1911年(1911年)完工。

负责装饰的是建筑师妻木赖黄。

 

鱼河岸

1590年(1590年),德川家康进入江户后,摄津国西成郡佃村(现在的大阪市西淀川区)的30多名渔夫来到江户建造了佃岛,得到了在江户附近经营渔业的许可,向德川家献上了鱼贝类。在当时的海里,鱼贝类越有趣越好,所以上缴也太多了。于是,渔夫们在得到幕府的许可后,在水运便利的日本桥河岸上,在被称为板船的销售用板上摆放鱼贝类,开始向一般人出售。这是日本桥鱼河岸的起源。

鱼河岸位于日本桥和江户桥之间的北岸,载着鱼的船追溯日本桥川,在河岸上卸货。从早上开始就有很多购物客人,早上的鱼河岸和白天的戏剧小屋“堺町(人形町)的中村座、葺屋町(人形町)的市村座、木挽町(东银座)的森田座”、晚上的吉原并列,甚至被称为“一天千两就会落下的地方”,非常繁荣。(江户人的威风凛凛的交易正在飞跃)

这条鱼河岸在1923年(1923年)关东大地震(9月1日)后决定转移到现在的筑地,终于在日本桥鱼河岸300年的历史上落下了帷幕。

【出处】可走的中央区知识百科(监修中央区观光检定委员会)

    中央区观光检定过去问题集(监修中央区观光检定委员会)

    江户文化历史鉴定官方教材[初级篇]大江户见闻录(江户文化历史鉴定协会编辑发行所株式会社小学馆)

乙姬的雕像.jpg

 

 

 

“享受江户的四季”(街道巡游之8)

[江户的玛莎・堀内] 2015年9月16日16:00

我参加了江户东京博物馆的竹内诚馆长在江户时代穿越时空氛围的愉快讲座。

 

以阴历为轴心,与自然亲近,过着环保生活的江户人,现代也
虽然有一边改变形状一边传承下来的生活习惯等,但渐渐地被遗忘了。
在精神上的充裕而逊色的现在,也是感到夫特寂寞的时间。

 

〇元旦、初卖、稻荷、梅见、女儿节、赏花、节日、卖金鱼、川开烟花、中秋明月、晦日荞麦面、除夕钟(当时没有)

 

那么,在日本桥三越地下大厅里的“熙代胜览”,1805年的日本桥~今川桥(神田)的
这是一幅繁荣的画卷。慢慢看,发现有趣的事情,请。

(单击每张照片显示得很大) 

ck1515_20150916 (1).JPG ck1515_20150916 (2).JPG ck1515_20150916 (3).JPG

ck1515_20150916 (4).JPG ck1515_20150916 (5).JPG ck1515_20150916 (6).JPG

ck1515_20150916 (7).JPG ck1515_20150916 (8).JPG ck1515_20150916 (9).JPG

ck1515_20150916 (10).JPG ck1515_20150916 (11).JPG ck1515_20150916 (12).JPG

ck1515_20150916 (13).JPG ck1515_20150916 (17).JPG

 

现在,室町二丁目的福德神社,明年建成的“镇守之森”好像被拯救了什么。
合掌。

 

 

摄津国西成郡佃村

[CAM] 2015年9月16日09:00

 佃的住吉神社是1646年(1646年),当时佃岛的渔夫们从位于摄津国西成郡佃村(现在的大阪市西成区)的田蓑神社分社迁移到现在的所在地(百科p.107)。 从摄津国佃村移居到江户的渔夫们,对筑地的填埋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作为大阪市出身的现东京都中央区佃的居民,很早以前就想看看位于摄津国西成郡佃村的田实神社,但终于实现了。

 

 田蓑神社的院内比住吉神社稍宽一些。

 IMG_0283.JPG

 IMG_0282.JPG

 IMG_0288.JPG

  

 东京都中央区藤间氏的捐款标示。

 IMG_0281.JPG

 

 与佃村渔民有渊源的纪念碑和说明。

 IMG_0285.JPG   IMG_0286.JPG

 

 在院内,东照宫的末社也......

 IMG_0287.JPG

 

 

 

 

京桥萝卜河岸诞辰350周年纪念活动-9月萝卜免费分发会情景-

【克拉先生】 2015年9月13日18:00

1664年(1664年),在水运好的京桥川设立了蔬菜卖场。之后,在1935年(1935年)市场转移到筑地之前,作为支撑着被称为“京桥萝卜河岸”、经营青水果的江户平民厨房的青物市场繁荣起来。正好在银座和京桥之间的首都高高架下,有京桥萝卜河岸青物市场遗址的石碑。附近还有江户歌舞伎的发祥地等历史遗迹。

 碑.jpg          江户歌舞伎碑.jpg

“京桥萝卜河岸青物市场遗址”石碑    “江户歌舞伎发祥地”石碑

 

 上坡.jpg 横幅.jpg

2014年(2014年)迎来了“京桥萝卜河岸”诞辰350周年。京桥萝卜河岸会庆祝350周年,从2012年6月开始的2年间,到筑地市场迁移到丰洲的2016年为止,每月一次向350人免费发放萝卜。本月9月11日(周五)正午开始在京桥萝卜河岸公园内举行了萝卜免费发放会。

  分发品.jpg

 

这次的分发品除了北海道・羊蹄山产的萝卜以外,还有群马县产的卷心菜、福岛县产的梨、德岛县产的酸橘等。

 队列.jpg 萝卜分发.jpg

 

分发的蔬菜类都是筑地专业人士选择的市场直送的新鲜度超群,非常受欢迎。这个免费发放会从每月第二个星期五中午开始。因为每个月都有长蛇阵,所以想要的人早点去是很重要的。

 

 

 

◆中央区这里有历史(63)区内芭蕉俳句碑探访

[卷渕彰/写乐] 2015年9月4日14:00

江户前期的俳句师松尾芭蕉(1644-1694)探索了江户被称为“都市俳句”的芭蕉风,作为江户派极为兴盛。作为门弟的日本桥的鱼批发店杉山杉风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都支撑着。芭蕉门十哲之一,榎本(宝井)其角在茅场町建了宅邸,那个门人与谢芜村师从的早野巴人住在日本桥本石町等,中央区是和芭蕉有渊源的地方。我想去区内的芭蕉俳句碑看看。

 

0913_63_150903basho.jpg日本桥室町的日本桥鲫鱼佐店的俳句碑(照片上)

 

  “发句也松尾桃青宿之春”

 

1679年(1679年),芭蕉36岁的岁旦句。碑石旁的指示牌上写着“1672年(1672年)29岁的时候从伊贺上野来到江户,到1680年(1680年)37岁为止的8年间,住在小田原町的小泽太郎兵卫(芭蕉门人,俳号卜尺)的租房里”。当时的俳号是桃青。

 

八丁堀的龟岛桥西诘南侧的俳句碑(照片中央)

 

  “菊花开与石屋的石头之间”

 

1693年(1693)秋天,芭蕉50岁晚年的作品。附录上写着“在八丁堀”,是吟咏了面向堀割的石屋石材间隙菊花盛开的诗情吗。这首俳句在《江户名胜图会》的插画《三桥》的词书中也有提及。

 

筑地本愿寺南门前的法重寺建造的俳句碑(照片下)

 

  “大津绘的笔头是何佛”

 

1691年(1691)正月4日,芭蕉48岁。大津绘是“在近江国大津的三井寺边出售的民众绘画。从平民礼拜用的略体佛画开始,作为途中的特产被世人迎接”(广辞苑)。据说大津绘的画师在正月三日休息了。因此在4号的新春试笔中吟诵了这首俳句吧。@卷渕彰

 

 

 
<<上一页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