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区观光协会官方博客

中央区观光协会特派员博客

通过中央区观光协会实施的“中央区观光检定”,介绍了注册特派员的观光志愿者成员在中央区的“时令”信息。

执笔者一览

>>关于这个博客

最近的博客文章

走三岛由纪夫的“桥墩”——从三吉桥到备前桥

[灭紫] 2012年1月29日08:30

三岛由纪夫的《桥墩》是1956年(1956年)发表《文艺春秋》的短篇,三岛31岁时的作品。花柳界的4位女性(艺妓2人,日式酒家的女儿,那个女中)在阴历8月15日晚上许愿的“七桥渡行”的故事中,实现“愿望”的条件有“两次不过同一座桥”“和任何人都不说话,无法搭话”两个。那么,能顺利渡河的是谁?


据说这个“七桥渡行”是指“满月之夜,不和任何人说话,通过七座桥就能实现愿望的俗信在江户时代花街的女性之间流行”。作品发表当时的花柳界是否还相信还不清楚,但是发表了《金阁寺》、《永恒的春天》、《鹿鸣馆》等,发表了当时人气作家三岛的小说,发表后流行了《七桥渡》。在面向“银座布罗萨姆”的三吉桥的旁边有一座碑,有这个“桥墩”的一部分和当时的桥的图。


100_0366.JPG

据此,“这座桥在筑地川弯曲的地方开凿了连接枫川的水路,河变成了三叉的形状,作为关东大地震后复兴计划的一环,在1929年(1929年)架设。充满情趣的风景如今也被填埋,变成了高速公路,成为了陆桥”


我一边想象着小说发表的当时,一边走着看。小说当时的话,到筑地本愿寺应该是1.2KM,15分钟左右的散步。・・

 

首先因为“不能被搭话”,所以帽子、口罩、大一点的太阳镜(便利店强盗风格!)准备完毕。来,出发了。三吉桥的描写如下。

100_0367.JPG

“在三叉河面上架设的罕见的三叉桥上,桥的栏杆很低,形成三角形的三个拐角处都立着各自的古老的铃兰灯。过了三叉的两条边,就渡过了两座桥。”


100_0382.JPG

“筑地桥是一座没有风情的桥。桥头的四根石柱也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形状”
→因假名腹痛而脱落


100_0373.JPG

“入船桥”的名字是在桥头低矮的石柱的绿色还是黑色,夜里不知道的纵长铁板上用白底写的”


100_0368.JPG“白色的柱子看起来很毒辣。奇特的形状用混凝土注意到的柱子上涂着白色的涂料。”

→小弓被熟人搭话落选

这座晓桥和第七座桥“备前桥”被填埋成了“筑地川公园”。公园的入口和出口处立着石柱。


100_0370.JPG原本在“晓桥”和“备前桥”之间应该有说明“只是贴着绿色铁板的小堺桥”的“堺桥”,但是没有找到。根据其他资料,好像在“筑地7丁目2”附近。・・

“被绿色栏杆保护的备前桥,栏杆也形成了抛物线,形成了轻坡度的太鼓桥。像三味线箱子一样形状的混凝土柱子上写着备前桥,挂着缺乏柱子顶的灯。→满佐子,被警察审问并回答淘汰。



结果只有一个人过了7座桥。“愿望”实现了吗?我只能过6个,因为拍照的关系也不是晚上,再加上开始走之前忘记“许愿”!来了。(今年好像也不会中彩票)


三岛在发表了《桥つし》小说后,还为西川鲤鱼三郎写了舞蹈剧本。从那令人震惊的死亡已经过了40多年了。去世的时候才45岁!我希望他能写很多歌舞伎的新作,成为“昭和的默阿弥”!一边走在桥的遗迹上,一边像现在一样感到遗憾。


 

 

西银座酒店-歌舞伎公演特别菜单

[灭紫] 2012年1月11日08:30

一月的东京在剧院、国立、平成中村座、浅草公会堂、卢泰雅图银座等5个馆热闹地拉开了歌舞伎公演的帷幕。去年,玉三郎先生的新春特别公演(26日千秋乐)在卢泰雅图银座继续举行,公演期间限定准备了特别菜单。

100_0349.JPG

100_0350.JPG在B1蛋糕店,由于公演演出节目“妹背山妇女庭训”,“三笠山”(5个装1,250日元),是厨师帕蒂西的原创铜锣烧。根据店铺的说明,“在银座蜜蜂项目的支援下栽培的无农药糯米(冈山・新庄村)的糯米粉里加入了冲绳的黑糖、朗姆酒的面团里加入了熊本产的和栗子制成的奶油,三明治”。确实是颠覆了和洋混合传统铜锣烧概念的新鲜感。

 

还有一点是“歌舞伎吉摩布”(1箱1050日元)

guimauve在法语中是棉花糖。与歌舞伎座定式幕布有关的巧克力、杏子、抹茶三种颜色。这样的玩心很开心。听说这是从去年开始做的。这么说来,玉三郎先生在海老藏先生无法出演的1月舞台上成为了团长,我想大家还记忆犹新。

100_0355.JPG 100_0356.JPG
现在歌舞伎座使用的定式幕布从舞台左手开始是“黑”“柿色”“萌黄”,国立是“黑”“萌黄”“柿色”,中村座是“黑”“白”“柿色”。据说中村座是最古老的第一代中村勘三郎拜领幕府御用船“安宅丸”的幕布,再加上柿色做成了3种颜色,现在歌舞伎座的定式幕布是“森(守)田座”,国立的定式幕布是沿袭了“市村座”。但是最近发表了“通说是基于事实误认,歌舞伎座的和市村座、国立的“森(守)田座”的色调相同”的学说。(松竹的官方网站)如果今后进行验证的话,很长一段时间的通说可能会被推翻。很感兴趣。

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卢泰雅图银座中央路对面的派出所旁边有一块“江户歌舞伎发祥地”的碑。是的。这里是猿若勘三郎于1624年(1624年)在“中桥南地”开设的戏棚。作为参考,右边是位于京都南座入口的“阿国歌舞伎发祥地”的石碑。这是1603年(1603年)。在“江户歌舞伎发祥地”的碑附近还有“萝卜河岸迹”的石碑,在观剧前后稍微散步一下怎么样。

100_0352.JPG

100_0305.JPG

 

 

初春大歌舞伎—新桥演舞场

[灭紫] 2012年1月7日08:30

新年的3天一转眼就过去了,4号的今晚是第一次演戏!


新桥演舞场的正面入口正中间贴着“大入”的积物,门松,大厅中央是镜饼和大羽子板。来往于大厅的观众的和服身姿也有很多华丽的访问服和振袖,让人格外显眼正月剧场的气氛。

100_0344.JPG 100_0348.JPG

夜晚的“矢之根”是歌舞伎十八番之一,是经典正月狂言的曾我物。享保时代(1716~36),江户歌舞伎决定在正月演出时将《曾我物》作为初春狂言上演。据说是在充满活力的荒事中包含了祈愿一年安泰和五谷丰登的意义。


《矢之根》是1729年(1729年)第二代团十郎在正月的中村座演出的首次演出。从正月到5月的113日,只要休息了5天就可以延长5次,创纪录的大获利,用那笔大获利的金制作了名为“矢之根藏”的仓库。这个仓库之后就是今天“矢之仓”地名的余烬。虽然也有这样的说法,但是因为现在的东日本桥1丁目附近幕府建造了米藏,以前按照字句保管矢的仓库就在附近。 ——虽然也有这样的说法,但是作为个人喜好,这个“箭根”的大获利很开心。


这次演出的三津五郎先生在采访中说道:“狂言能感受到元旦去伊势神宫在玉石子上行走的清净感。”。

舞台正面的市松纸拉门升起后,曾我五郎将车鬓发,以仁王和服粗暴的主人公的身份登场。用萝卜鞭子出发吧!虽然是一转眼就很短的狂言,但是很像新春,很开心。


夜晚的部分是第五代富十郎追善的吉右卫门和鹰之资的“连狮子”,菊五郎的“目组吵架”,30多人的鸢在舞台上齐聚一堂,壮观。在客厅里还加入了狮子舞,使新春气氛更加高涨。


白天的部分是“相生狮子”“金阁寺”“加贺鸢”


新春歌舞伎有很多华丽易懂的狂言,所以我想第一次看的人也能乐在其中。不去剧场感受别具一格的初春心情吗?


门票洪松竹:0570-000-489(10:00~18:00)26日千秋乐

100_0345.JPG 100_0346.JPG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