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区观光协会官方博客

中央区观光协会特派员博客

通过中央区观光协会实施的“中央区观光检定”,介绍了注册特派员的观光志愿者成员在中央区的“时令”信息。

执笔者一览

>>关于这个博客

最近的博客文章

2010町步行之旅“日本桥高岛屋路线”

[萨姆] 2010年9月17日12:00

RIMG0262S.JPG9月15日实施的“2010城市步行旅行”产业路线“重要文化遗产”日本桥高岛屋路线”的报告。

这次共有10人参加,在观光协会特派员的接待员敷田先生的带领下,10点出发。

在玄关处的概要说明之后,从正面环视建筑物外观,然后参观1F、2F,顺便参观屋顶。

创建时的建筑是“以东洋兴趣为基调的现代建筑”,1933年竣工(设计:高桥贞太郎)。之后经过4期的扩建(设计:村野藤吾),成为了占据1个街区的店铺。

2006年被指定为都选定历史建筑。2009年“经过约30年的扩建,外观设计上一体不可分割的东西完成度很高”,作为百货商店首次指定为“重要文化遗产”。

 

    ①                 ②                  ③

  RIMG1817RS.JPG    RIMG0229RS.JPG    RIMG0260RS.JPG

    ①正面口的铁门:融合了和洋的设计主题,厚重的铁门。

    ②正面口的天花板:和风的传统样式,格子天花板。灰泥雕刻也保持着创建时期的样子。

    ③正面口饮水处遗址:以花为主题进行装饰的拱形形状。 

 

    ④                 ⑤                 ⑥

    RIMG0234RS.JPG  RIMG0239RS.JPG    RIMG0236RS.JPG

    ④正面上部:厚重的西欧风格和日式建筑设计。(拱门窗和屋檐下的垂木)

    ⑤南侧5层阳台的塑像:笠置季男的作品。 

    ⑥南侧的外墙:左侧是创建时段。扩建部分在2楼~6楼使用玻璃块。 

 
  ⑦                 ⑧                   ⑨
   RIMG0244RS.JPG    RIMG0249RS.JPG    RIMG0247RS.JPG
    ⑦东京地铁的签名也是“高岛屋规格”。
    ⑧枝形吊灯根据战时的金属类回收令提供。现在是村野藤吾设计的。
    ⑨柱头装饰的石膏雕刻融合了和洋的设计主题。  
 
  ⑩                 ⑪                  ⑫          
   RIMG0251RS.JPG  RIMG0258RS.JPG    RIMG1836RS.JPG   
    ⑩木纹风格的大理石。美国奥地斯公司电梯是在创建时的篮子的翻修过程中使用的。
    ⑪13号机1楼电梯门:东乡青儿的设计。
    ⑫大理石贴墙:安莫奈特的化石。
 
    ⑬                 ⑭                 ⑮                 
   RIMG1821RS.JPG    RIMG0255RS.JPG    RIMG1830RS.JPG 

    ⑬大理石贴墙:贝莱姆奈特的化石。

    ⑭屋顶喷泉:小森忍的作品。

    ⑮屋顶塔屋:以1950年开始4年屋顶上饲养的小象“高子”为主题。

 

另外,“高岛屋”来源于创业者饭田新七的入赘女婿的米谷商店的店名“高岛屋”。
据说“高岛屋”是因为继父仪兵卫出身于近江国高岛郡(现在的滋贺县高岛市)而得名的。

    

 

 

 

取色的大波斯菊

[萨姆] 2010年9月6日08:28

RIMG0138S.JPG在《浜离宫恩赐庭园》中,春天是“油菜花田”的地方,到了这个季节就变成了“大波斯菊田”。

前几天8月9日介绍的,除了提前一步迎来盛开的大波斯菊之外,一般的大波斯菊也迎来了赏花的好时节。

长达3000平方米的大波斯菊田。蜻蜓也是群舞。

晴空万里,天气炎热,确实宣告着秋天的到来。

这次请享受一般大波斯菊的各种颜色和形状。

   RIMG0111RS.JPG   RIMG0112RS.JPG   RIMG0110RS.JPG

   RIMG0107RS.JPG   RIMG0116RS.JPG   RIMG0115RS.JPG

   RIMG0109RS.JPG   RIMG0114RS.JPG   RIMG0119RS.JPG

   RIMG0108RS.JPG   RIMG1602RS.JPG   RIMG0118RS.JPG

       

 

茶屋复原现场参观会(III)

[萨姆] 2010年9月4日22:51

RIMG0125S.JPG  从2004年开始的旧浜离宫庭园的复原、整备事业。

作为其中一环,现在正在进行“松之茶屋”的复原工程,为了加深一般人对文化财产庭园的修复事业的理解,本次第三次的“茶屋复原现场参观会”于9月4日(周六)举行。

在接受了复原方针、施工上的办法、施工方法、现状等概括性的说明后,这次特别以1将蓝点马鲛材料切成薄片的东西重叠葺的“木瓦葺”手法2天花板和走廊的木工事3墙的内部装修基底工程等的参观为中心。

室内的墙壁是被称为贴壁的和纸贴上金小松模样的木版摺的设计,长押的钉藏金属零件是松毬形的设计,法隆寺五重塔的服装层的屋顶材料也被使用的大和葺施工法等有趣的当时的特征性的设计和技术的话等请让我很有兴趣地听。努力尽可能忠实地再现创建当时的样子、材料、施工方法的工程相关人员们的辛苦和绞尽脑汁地传达了出来。

预计11月完工。等待完成。

 

      RIMG0128S.JPG    RIMG0130S.JPG    RIMG0126S.JPG                     

  

      

                   

 

 

 

 

昭和的残影“招牌建筑”

[萨姆] 2010年9月3日15:00

残留在眼睑上的昭和房屋,随着再开发和重建的进展,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在急速消失。

在关东大地震复兴过程中出现的所谓“招牌建筑”也是其中之一。

由于区划整理的街道拓宽而被缩小的用地                  ②提高耐火性                                ③面向萌芽的新设计                        在这样的条件下,建筑物正面平坦,用铜板贴、瓷砖贴、灰浆涂等耐火材料完成的,是被称为“招牌建筑”的建筑物。日西合璧的木造2层建筑,在拱形的窗户、铜板上装饰江户小纹(龟甲、青海波、网代等),设计丰富多样。据说阁楼里的房间也是因为占地面积变小的苦肉计。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残留着浓厚昭和氛围的建筑物,在战争灾害之外又加上战后再开发的浪潮中被拆除,渐渐消失。尽管如此,这个筑地附近几乎都免于战争灾害,而且近年来街道也没有被大的改编,所以保留了当时独特房屋相连的房屋,留下了战前的面貌。

然后让我缅怀一个缓慢、但内心还很宽裕的时代。

          

   <筑地1~3丁目>

  RIMG0191RS.JPG  CIMG1882RS.JPG  RIMG0193RS.JPG

   <筑地4丁目>

  RIMG0214RS.JPG  RIMG0213RS.JPG  RIMG0215RS.JPG

   <筑地6丁目>   CIMG1224RS.JPG  RIMG0225RS.JPG  RIMG0183RS.JPG

  <筑地7丁目>

 RIMG0088RS.JPG  CIMG1222RS.JPG  CIMG1221RS.JPG 

 

        

 

 

大川端的水鸟

[萨姆] 2010年9月1日09:00

RIMG2059S.JPG石川岛公园位于高层公寓林立的利物浦21东侧的水前。

亲水公园与超级堤防事业的公开空地融为一体,从隅田川的河面吹过清爽的风。

像是遮住都市的喧嚣一样,广阔的视野开阔,沿着水边设置了游步道。

也有很多人去爱犬散步。

水鸟也飞来了很多,早上退潮的时候在引水的岸边捕食的样子、修缮羽毛等,可以看到生活在河边的样子,可以近距离感受到生物的气息。

 

 

 <采饵> (左起白鹭、矶鹬、斑嘴鸭)

RIMG1358RS.JPG   RIMG0008RS.JPG   RIMG1351RS.JPG

    <羽修缮> (左起白鹭、斑嘴鸭、黑尾鸥)

RIMG1383RS.JPG   RIMG1365RS.JPG   RIMG1305RS.JPG

    <羽干> (川川)

RIMG1320RS.JPG 因为尾脂腺不发达,所以羽毛很难弹水,据说从水上升起后一定会张开翅膀晾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