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者一览
>>关于这个博客
最近的博客文章
|
[O'age]
2017年8月28日14:00
我想很多人都知道“银座发祥地”碑的京桥附近有一个灰色不显眼的邮筒。应该是考虑到街道的美观吧。
中央路东侧人行道,银座2丁目
![IMG_0102.JPG](https://cn.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7/08/28/IMG_0102.JPG)
那么,在林荫大道等地是黑绿色,同样不显眼的邮筒。我觉得在东京都内其他地区没有看到过。
并木大道东侧人行道,银座5丁目
美雪大道南侧人行道,银座6丁目
![IMG_0118.JPG](https://cn.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7/08/28/IMG_0118.JPG)
并木大道西侧人行道,银座7丁目
![IMG_0123.JPG](https://cn.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7/08/28/IMG_0123.JPG)
并木大道西侧人行道,银座8丁目
![IMG_0128.JPG](https://cn.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7/08/28/IMG_0128.JPG)
另外,银座区域内的小邮局不是出租大楼的一楼,而是地下,或者是2楼以上,这也是银座这个高价商业地的特性吧。
[O'age]
2017年7月26日09:00
在中央区新川1、2丁目地区,江户时代有越前福井藩、松平家的中屋。宅邸面向隅田川,其他三面设置了护城河。这个护城河被称为“越前堀”,也成为了旧町名的根源。详细的说明板在今年春天翻修开放,变得明亮了的越前堀儿童公园内。
![IMG_9941.JPG](https://cn.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7/07/24/IMG_9941.JPG)
这个护城河的护岸是石堆,护城河宽度有12~15间(20~30米左右),好像也被用作运河。这个护岸的石头在道路施工等时候被挖掘出来,在道路旁展示着。被称为间知石的形状。石的表面基本上是四角形,后面的部分面向四角形锥的前端变细,缝隙里装上碎石等,是用来制作拥壁的石材。
以下是在中央区内·人行道旁的间知石的展示。
越前堀迹(新川2丁目附近)
![IMG_9240.JPG](https://cn.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7/07/24/IMG_9240.JPG)
汐留遗迹相关(昭和通・银座8丁目附近)
![IMG_9874.JPG](https://cn.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7/07/24/IMG_9874.JPG)
堀留川遗址关联(小舟町)
![IMG_9900.JPG](https://cn.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7/07/24/IMG_9900.JPG)
这些是路边不显眼的展示,是隐藏江户时代的护城河和水路等遗迹的中央区内街道漫步的快乐展示之一。
[O'age]
2017年6月23日09:00
一石桥(八重洲1丁目11番处)
根据当地中央区教育委员会的说明板(中央区民文化财产·下左照片),桥名由来是桥北的本兑换町有幕府金座御用的后藤正三郎,桥南的吴服町有幕府御用吴服所的后藤缝殿助的宅邸,模仿后藤用五斗、五斗+五斗命名为一石在。在《中央区知识百科》中也有如下介绍。江户初期,在禁止使用的永乐钱一贯文中,与米一石交换的地方就是这座桥。
![IMG_9194.JPG](https://cn.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7/06/21/IMG_9194.JPG)
另外,南桥诘有“一石桥迷路的石标(东京都指定文化遗产)”,这附近在江户时代是人山人海的地方。据说一旦迷路,父母和子女也会一辈子分开生活。这个石标是唯一从江户时代开始的,是珍贵的历史资料。 另外,在这西侧,2020年以后计划了日本第一的超高层建筑,正在进行拆除现有大楼的工作。不是会成为吸引很多人关注的地区吗?
上部通过高速公路,一石桥的下部从水面的高度很低。
一石桥的名字又作为八见桥,在江户名胜图会等地也有介绍。据说是因为从这座桥上可以看到包括自己在内的八座桥。现在道路三堀和外护城河被填埋,剩下的是常磐桥(解体改修工程中)、一石桥、江户桥、日本桥四个。道三桥、钱瓶桥、锻冶桥、吴服桥四座虽然没有实物的桥,但也有设置说明板的地方。
下左边的照片,北侧常磐桥方向。正在整修中的旧常磐桥隐藏在常盘桥里看不见。右边的照片是日本桥方向、高速公路的桥墩等,虽然看不到江户桥,但日本桥还是稍微有点像这样。
![IMG_9297.JPG](https://cn.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7/06/21/IMG_9297.JPG)
下左是道三桥迹,下右图是吴服桥迹说明板。
![IMG_9455.JPG](https://cn.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7/06/21/IMG_9455.JPG)
下图为锻冶桥遗址说明板。
![IMG_8661.JPG](https://cn.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7/06/21/IMG_8661.JPG)
[O'age]
2017年5月28日09:00
“灵岸岛检潮所・量水标迹”(中央区新川2-32-1号处) 1873年(1873年)设置了灵岸岛检潮所,开始观测,将这里的平均潮水位置定义为东京湾的平均潮水位置(1884年),作为海拔为零的基准使用。附近设置了一等水准点“交无号”,之后,1891年在千代田区永田町创立的“日本水准原点”的海拔,是由交无号的测量决定的。现在作为基准的检潮所变成了相模湾的油壶检潮所,是日本近代测量技术史上重要的史迹。
![IMG_9131.JPG](https://cn.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7/05/25/IMG_9131.JPG)
![IMG_9139.JPG](https://cn.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7/05/25/IMG_9139.JPG)
参观“日本水准原点”(千代田区) 6月3日是与测量日(测量法于1949年6月3日公布)相关的活动之一,进行了日本水准原点和一般公开。平时看不到门关着里面,但是第一次看。非常有趣的活动讲解。
![IMG_9319.JPG](https://cn.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7/05/25/IMG_9319.JPG)
明治初期设置了英式的水平点,将与不字相似的几号刻在不朽物上,进行了高低测量。听说在欧洲有很多石板,并不是在路面上挖洞设置水平点,而是在墙面上刻上记号,在水平线(的沟)上设置器具来使用的。之后,在日本测量方法发生了变化,几号水准点不再使用,之后由于灾害、战争灾害或埋没等原因,剩下的不字形的几号好像变少了。在中央区,“一石桥迷路的石标”的下部鲜明地现存着水准几号。(作为水平点的作用已经结束了)
![IMG_9289.JPG](https://cn.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7/05/25/IMG_9289.JPG)
另外,相关的“日本经纬度原点”在港区。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起点。
![IMG_9220.JPG](https://cn.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7/05/25/IMG_9220.JPG)
[O'age]
2017年4月25日09:00
GSIX的一角是从中央路的人行道上有很多人和前面的人一起走路的状态,当然建筑物里也很拥挤,自动扶梯也排成了两列。从6楼乘坐电梯到13楼,从那里登上楼梯,神社就在屋顶庭园的东北侧,可以参拜了。
![IMG_8991.JPG](https://cn.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7/04/22/IMG_8991.JPG)
护稻荷神社是围绕银座八丁神社的一家神社,当地神社的说明板上有以下记载。
稻荷
抑或当护神社离开今150年前,1815年是如月之日,从山城伏见的本宫向江户的根岸之里供奉。从那以后,店族就更加信仰江户市民,一直到今天。 1881年某夜神守的老爷爷在神殿附近承认了白狐,在其遗迹上发现了一卷挂轴遗留下来的东西,仔细翻阅的话会很畏惧,这是三州丰川稻荷神社的尊像,暂时告诉店主其由来,和神灵一起祭祀,流传至今。神社在灵验淘中显现,特别是作为火防之神,拯救了附近居民的灾难,减少了神社领地神殿当然也平安无事。 昭和4年己巳的春天2月18日2的午之吉辰,向日枝神社宫司请求神灵分灵,在地上80尺的本馆屋顶上举安,兹举行迁移仪式。 1965年4月15日杂志松坂屋银座店
旁边是松坂屋银座店的说明板。是吗,一想到这里已经没有了,一瞬间感到寂寞。
![IMG_8993.JPG](https://cn.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7/04/22/IMG_8993.JPG)
[O'age]
2017年3月27日09:00
荷兰商馆长一行的定宿长崎屋遗址的说明板站在日本桥室町4-4-10。在采取闭关锁国政策的江户时代,为了学习最新的科学技术和外语,很多天文学家、医生、兰学家等访问并交流的重要史迹。(摘自《中央区知识百科》)
![DSC02547.JPG](https://cn.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7/03/24/DSC02547.JPG)
长崎屋的建筑物正面朝南,背面(北侧)是“咔子啄木鸟”(钟撞堂新道或钟突唐人道(现在的钟通),估计隔着这条路有当时的钟撞堂。上述说明板站着的位置附近不是有正面入口吗。 “石町的钟声连红毛(荷兰)都能听到”。
![DSC02553.JPG](https://cn.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7/03/24/DSC02553.JPG)
铜钟石町的钟、保存地(十思公园内)
![DSC02573.JPG](https://cn.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7/03/24/DSC02573.JPG)
1859年(1859)6月14日“铁炮洲船松町二丁目(现在的中央区凑町不是现在的明石町吗?笔者O'age)”。铁炮洲是江户兰学的发祥地。1771年(1771年),杉田白中川淳庵等人会见了前野良泽的居所,面向“塔海尔阿纳托米亚”,乘坐着“铁炮”的船的大海,仿佛置身于茫然的大海上,没有应该去洋的人,只是惊叹不已。
![DSC00233.JPG](https://cn.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7/03/26/DSC00233.JPG)
荷兰商馆长进行的江户参府旅行,从1857年(1633年)开始每年一次,1790年(1790年)开始随着贸易的减半,每五年一次,每四年一次,到1850年(1850)为止一百六十六次。1850年停止了旅宿的业务,转移铁炮洲后,从以进口药种为代表的进口商品处理商店变成了经营进口书籍和步枪等杂货的商店,长崎屋从“唐人参座”转变为“江户长崎会所”。据说长崎屋的第十一代户主源右卫门于1875年(1875年)在本所去世。 (片桐一男著《即便如此,江户还是闭关锁国吗》吉川弘文馆、坂内诚一著《长崎屋物语》流通经济大学出版会)
|
链接集
|